鲁夫人瞧着他出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她还是了解丈夫的,鲁显热衷宦途,平日里也和光同尘做些不很地道的事儿,但为恶的胆子却是没有,公事上也勤谨能干,尤其是他对于阁老在前朝大胆扶持先帝,并在之后协助先帝治理天下的事儿十分推崇,不然于党里想做这个右侍郎的人多的是,于阁老怎么就提拔了鲁显呢?
然而当初越是推崇,现在大概就越是震惊?鲁夫人再摇摇头,她是知道鲁显没有为恶的胆量,但还真不知道他心里还藏着这么一小块脆弱的地方,竟然对那些农人还有如此的感情。
鲁夫人坐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事儿自己能做点什么。她是官宦出身,对朝廷上的事是知道些的,于阁老干的这事儿,既不是前无古人,也不是后无来者,可是于阁老本人之前又确实是没做过类似的事儿。现在突然这样,究竟是于阁老伪装多年终于露出了本性,还是他年纪渐长,性情有所变化了呢?
如果是前者,那大概是于阁老觉得推于锐上去是件要紧的事,值得一做。但如果是后者——年老之后性情大变,鲁夫人觉得,这不是吉兆……
鲁显去给鲁老太太请过安之后,回来就再也没谈这件事。只是过了几天,山东那边就传回来消息了,说于锐过去之后初战就告捷,剿灭了山中两个匪寨,如今正在四下里搜查红莲教徒,务求斩草除根,不令死灰复燃。
消息传回来,朝中都夸赞于锐能干,鲁夫人就发现鲁显更沉默了。以前衙门的事办完,还要找机会去于阁老面前说几句话,这些日子是下了衙门就回家,打着给母亲侍疾的幌子,哪里都不去了。
幸而鲁老夫人的腿疾的确是一天天明显地在好转着。这瓜皮汤喝到第三天,她就觉得腰腿轻松了好些,疼得也轻了。到第七天,便觉得那种凉气嗖嗖往骨头缝里钻的感觉也消失了。因此第十天头上,鲁老夫人才起来,就嚷着叫人套了车去蒋家接人。
蒋家这几天可是挺忙的。刘家的聘礼已经送了过来,果然是十分俭薄,但好歹比之前送来的单子上还添加了几样,按礼数来说,该有的也都有了,但不必一定有的,却是一样都没有。
曹氏和蒋燕华接了这份聘礼,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且与媒人又约定了请期的日子。
请期,就是男方拟定婚期,然后备礼告知女家,请女方同意。当然这个婚期其实在请期之前大家就已经相互透了意思,是早点成亲还是再晚几年,要不然真送过来了女方不合意,难道再给打回去?那是结亲呢还是结仇呢。
不过这次,曹氏可是真的没什么主意了。原先她怕蒋家出事,巴不得立刻就让蒋燕华嫁出去。现在看看不但没事,桃华还成了未来的郡王妃,就又有些舍不得蒋燕华了,毕竟说起来她才十四,连及笄之年都不到呢。
这事儿蒋锡和桃华父女两个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桃华自从那天好心提醒被蒋燕华顶回来了之后,这些日子连曹氏的院子都不进了。蒋锡自然是向着亲生女儿,曹氏拿这事与他商量,他就只一句话:“你做主就是了。”
曹氏知道这下子算是把家里的顶梁柱给得罪了,私下里急得要哭。蒋燕华心中也不无后悔,然而这回是犯了犟,硬是挺着不肯去跟桃华道歉,且表示婚期就由刘家定,是早是晚都依着他们。这下曹氏又不大愿意,母女两个因为这还小小拌了几句嘴。
这些事儿白果都悄悄传到桃华这里来了。主要是她觉得蒋燕华自进了京城之后变化有点大,这几天更是人消瘦了,一双眼睛却亮得跟鬼火似的,偶尔她看见了都会吓一跳。
桃华听完就算。如果说以前她对蒋燕华还有点儿姐妹情分的话,现在已经消磨得差不多了,本来她们就没有血缘关系,现在唯一的联系不过是蒋柏华罢了。
再者桃华自己也有好多事要做呢。礼部那里已经开始拟定六礼的日子,钦天监算吉期,内务府也要派人过来量身,好制郡王妃的礼服等物。
这么一忙,到鲁家的马车过来接的时候,桃华才想起来今天是去复诊的日子了。
鲁老夫人的精神比十天前好了许多,原本因为失眠而憔悴发黄的脸色都红润了起来,一见桃华就满脸笑容:“这瓜皮汤真是神了!我现在不用人搀就能走路。”
任何一个医生看见自己治的病人有所好转,心里都会高兴的,哪怕这个病人其实他们并不怎么喜欢。
桃华也是如此,看鲁老夫人这么有精神,不由得微微笑了笑:“这也是如今天气暖了,病症自然要减轻些,老夫人可不能因为这样,下头就不好生用药了。”
鲁老夫人伸出手来让她诊脉,笑道:“那哪能呢,你说怎么吃药,我就怎么吃。”
鲁夫人在旁边伺候着婆母,也连忙接了几句奉承的话,又叫人斟上茶来:“这是正宗的蒙顶石花,亲戚从剑南带来的,只不知蒋姑娘喝不喝得惯。”
如果说之前她对桃华的医术还存疑,觉得或许是有碰巧,又或者是有蒋家那位做过太医的老爷子在背后指点,那么治好鲁老夫人这件事,就把她之前的想法全推翻了。蒋家老爷子从来没有见过鲁老夫人,更不可能知道鲁老夫人爱吃瓜,所以凭一味瓜皮就叫鲁老夫人病症消了大半,这绝对是桃华自己的功劳。
鲁夫人起的念头,是想让桃华给鲁璇也诊一诊脉,看到底为什么这么几年都连个动静也没有,是不是能开点药调养调养。但是她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开口,须知桃华给鲁老夫人的诊治还是用鲁显日后的一个承诺换来的呢,可不是鲁老夫人笑呵呵地说几句话能抹去的。更不必说她已经问过下人,当日在兴善寺里,可就是鲁璇要把蒋家两位姑娘送官的,这事儿,任谁也不会那么轻易忘记的。
说起会做人,鲁夫人比鲁璇不知高出多少去。她一字不提鲁璇的事儿,却送了桃华半斤蒙顶石花,并约好请她十日后再来。只有先打好关系,才能开口求人不是吗?
桃华倒还不知道鲁夫人的心思,只是这半斤茶叶她还是挺喜欢的——蒋老太爷和蒋锡都爱品茶,可蒙顶石花这样的好茶价太昂贵,两人都舍不得喝。之前景氏倒是孝敬了蒋老太爷六种好茶,不过里头没有蒙顶石花。
薄荷看她高兴,在马车里笑道:“奴婢看这鲁夫人倒是个极精明的人。若是跟姑娘处好关系,日后姑娘真要鲁侍郎兑现那承诺,怕也不好意思狮子大张口了。”
桃华失笑:“我本来也没打算要他做什么,不过有这事儿悬在那里,日后他再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得先掂量掂量了。”这承诺就好比一个十字架,只要一直压在鲁显头上,他就不得不弯一弯腰。
主仆两个正低声说笑,车厢外一声马嘶,马车突然猛地一晃,把两人一起往前抛了出去。桃华反应得快,一把抓住了座椅,总算没把脸拍到对面车厢壁上去。薄荷比较倒楣,正想起身给她换个手炉,就整个往后倒了下去,幸而是摔在座椅上,只是头在车厢上咚地撞了一记。
“怎么回事!”薄荷顾不得眼前都有点冒金星,勉力就要起身去掀车帘,被桃华按住了,自己移到车门处去看,只见三七死死扯着马缰,马蹄底下却躺了个人。
“姑娘,这人自己从那边出来,撞到咱们马车前头的!”三七也快吓死了。他赶车速度并不快,但这人横冲直撞的出来,把马给惊了,挨了一蹄子就倒在那儿不动了。这万一要是出了人命可怎么办?
“姑娘,您先回去,奴婢来——”薄荷话还没说完,桃华就跳下车去了:“先别慌,我瞧瞧。”
地上那人穿着件半新不旧的绸袍子,一动不动地躺在石板地上,散开的头发盖住了脸,看上去确实有点触目惊心。不过桃华一蹲下去,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酒气,再伸手一搭脉,心里就有几分把握了——这是个醉鬼。
醉鬼的袍子上印着一个马蹄印,大概在大腿的位置,桃华伸手轻轻按了按,又多了几分把握——腿骨没事,看来马这一蹄子踢得并不重,这人现在躺着不动,多半不是摔的,而是醉的。
三七也跑了过来,伸手把那人的头发拨开,想要拍他的脸:“醒醒,醒醒!你怎么样啊?”
头发一拨开,桃华就愣了一下,这张脸看起来有点眼熟。她想了一会儿,才从记忆里抠出一个名字来——于铤,就是在猎场里那个说话带刺的年轻人!
☆、第131章 冒功
安郡王府上的书房里,邬正刚刚说完山东那边传过来的消息:“……红莲教确是有的,但究竟是不是红莲教煽动灾民造反,这实在不好说……”
沈数脸色冰冷:“皇上也发现了,山东那边的奏折是年前就送出来的,然而下头说是因为路有暴民无法通行,才一直拖到年后。”
邬正嗤之以鼻:“暴民如今不过两县而已,何况山东离京城并不很远,这样要紧的折子,如何能拖得一个月?就算真的在路上延误了,难道山东知府就不会再上一道,他不知道事情紧急吗?”
沈数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如果真是有人煽动造反,山东知府绝不敢懈怠。”
邬正点头道:“如果山东知府真的没有再上折子,那么就有两种可能。其一,他知道折子已到京城,有人授意他拖延。其二,此事并没有于阁老说的那么可怕,山东知府未曾将它看得太过严重,所以没有加上奏折。”
沈数有点头疼地按了按眉心:“皇上也有所怀疑,但如今并无真凭实证……”别说真凭实证了,就连能做旁证的都没有,一切都只是皇帝发现了奏折延误而产生的怀疑,然而红莲教又是确实存在的,至于他们究竟有没有煽动——这种事难道会公开宣扬吗,所以还是没有证据。
邬正也有点发愁:“若是当时能在于锐身边安插个人就好了。”
这话跟没说一样。皇帝现在手头能用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军中。于阁老通过兵部安拨兵马,皇帝根本插不上手。沈数更不必说,他在西北呆了十二年呢,军中的人都不认得几个。
邬正也知道自己这话说得没味儿,只是心里有点憋屈,叹道:“等于锐回来,这个功算是立下了。”因为没有凭证,皇帝都不敢说不让于锐去剿这个匪,万一真是邪教煽动造反,你不去剿,让它成了气候怎么办?尤其是,如今已经有了新传言,说红莲教里有先英王的后代。
英王,是先帝的一个兄弟。当年先帝有五六个兄弟都意在大位,英王虽然不是太子,却是贤名最盛的一个,据说先帝也瞩意于他。结果后来兄弟阋墙,英王再贤也死了一家子,倒被先帝渔翁得利了。现在红莲教说自己有英王的后代,这简直就是明白地意在江山了,皇帝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两人正面面相觑,初一快步进来:“王爷,春华轩来人,请王爷尽快过去,说是——蒋姑娘在那儿。”
沈数立刻起身:“我去看看。”能对他说尽快,那必定是有什么急事了。
春华轩已经上了门板,沈数从后门进去,就闻到一股子酒气混合着药味儿,中间似乎还夹杂着什么酸腐的味道,真是不怎么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