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1 / 1)

过年,办公室里只有两个值班医生。

苻鸢看到简清,熟练拉开一张椅子让她坐下:“自己看病历还是我给你说说?”

“我自己看吧。”

苻鸢在电脑上打开56床的病历给简清看:“上个月还好,没怎么犯病,就是一直念叨,别人家每天下午都发了零食,怎么她没有零食,我说那是别人家里人带来的,她问我她家里人为什么不给她带?”

简清淡道:“我今天带了。”

一条条病程、医嘱、检验检查单看过去,简清指了指26号的病程:“上个月26号的辅助检查结果,没有记录到病程里,质控要扣分。”

“眼真利。”苻鸢扑哧一笑,拉开键盘噼里啪啦打字补病程,“那天她说胸口闷,喘不过气来,我就给她开了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看看情况,都挺正常的。”

简清嗯了一声,和苻鸢借了一把小刀,开始削苹果皮,然后切成小小块。

苻鸢闲聊问:“你几号的排班啊?”

简清:“排到了29,接下来到初四才上班。”

苻鸢点头说:“那敢情好,我这排班狗啃似的,昨天夜班,明天没有,后天下午又要来了。吃早饭没?”

“吃了。”

“还想说待会儿一块吃的,中午载我一块回江州市吧,我昨天蹭同事车来的。”

“嗯。”

“要不要先去看看她?”

“好,谢谢。”

三院的病人大多在6点就起来,7点统一安排吃早饭,8点集合起来,在护士的带领下做一些广播体操,然后发药、吃药,等待医生查房。

简清借了个口罩戴上,严严实实遮住口鼻,大半张脸都伪装了起来。

三院里分开放病房和封闭病房。

开放病房收治的患者大多是轻症的、有自制力的患者,行动更自由些,可以带手机,需要家属陪同住院,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离院外出,过年也可以回家过。

封闭病房里的患者不能带手机,不能有家属陪护,和医院里绝大多数躺床上休息的病人不同,这里的病人,每天必须带去室外或者大厅里活动,决不能在床上干躺着。

苻鸢带简清去306的封闭病房。

打开306病房的门,一名五十来岁的瘦削女人背对着她们,站在窗边,目光呆滞,口中念念有词。

“apple、banana、orange……”

发音标准,腔调尤其好听。

苻鸢走进去:“阮阿姨,昨天睡的好不好啊?”

瘦削女人置若未闻,依旧站在那边不动弹,只是不再背单词。

简清端着一个铝制小盆,里面盛着梅子粉泡好的苹果块。

她把小盆端到自己妈妈面前。

女人转了转眼珠,看着苹果块,露出一个呆板的笑容:“给我吃的啊?”

简清点了点头。

她不敢出声。

她母亲的情况时好时坏,有时认得出她,有时认不出她。

去年她不小心喊了一声“妈”,和她有了眼神接触,她立马伸手抓破了她的脖子,歇斯底里发作起来。

此后每次探视她都戴个口罩,尽量不说话,不和她有眼神交流。

女人接过塑料小汤勺,捞起苹果块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问苻鸢:“医生,我什么时候出院啊?我已经好啦,可以让我的小女儿来接我回家了。”

苻鸢每天要听无数遍个这样的问题,“我什么时候回家啊?”、“我的家人什么时候来接我啊?”

然而有些病人,家人就站在眼前,她也认不出来。

苻鸢耐心解释,阮阿姨努努嘴,像个小孩,不知道咕哝些什么话。

早晨的太阳升起,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将她脸上的皱纹映得更清晰些。

简清安静地看着那张与自己六分相似的脸,不说话。

她看见她的指甲长了,等她吃完苹果,从自己的包包里拿出指甲剪,抓过她的手,替她剪指甲。

医生查完房,护士带着这一层的病人下楼,到楼下大厅包饺子。

病情稳定的患者大多已经被接回去过年了,余下的,要么是家属不管的,要么是情绪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病的。

他们都是心智不全的病人,无论多大的年龄,都像个固执的小孩,一个劲的往饺皮里塞馅,也不顾饺皮根本包不起来了,撑破了,零零散散落了一桌。

医生护士跟他们说少塞点馅,他们嘟嘟囔囔要多吃肉,都过年了还不让他们吃肉。

大家哭笑不得。

简清也笑了一笑。

她忽然很想家里的那个小孩,不知道她是不是还在赖床。

她答应她今天要一块包饺子,忘了约定具体的时间。

她以为自己的一整天都可以给她,一早上醒来,看不到她,肯定会在心里骂一骂她。

包了一个小时的饺子,医生护士又跟赶羊群似的,把病人聚集到另一个大厅,画画、打牌、看书、看电视,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总之不能待在病房里。

苻鸢俯身看阮阿姨画画,问:“谁生日呀?怎么画了个生日蛋糕?”

阿姨哈哈笑说:“我的小女儿呀,我除夕晚上生的她,她生下来第二天就虚岁2岁了,每年除夕都要给她过生日,昨天是她的生日,她昨天晚上肯定又去找她的姐姐一块睡觉了,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来。”

--

最新小说: 重来一次 我做情感直播后爆红了 和渣男分手后,我和他小叔闪婚了 我的精神病男友 秋鸣 我是混混我怕谁(肉) 把我从充气娃娃里放出去 情侣与夫妻 重生七十年代做知青 结婚第四年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