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傻小子。万一你把她给打坏了,咱家还怎么收高彩礼?又怎么去给你说亲?
孔大明只得委委屈屈地说:“我错了,妹子你就别我生气了。再说你不是给我打回来了嘛。”
屋里的其他人以为孔大明嘴里的“打回来”只是小打小闹,就没再说什么了。毕竟就“孔兰香”那个小身板,怎么可能打得过壮如牛的孔大明哟!
见其他人完全没有帮自己说话、讨回公道的意思,孔大明心里更是郁闷,饭都吃不下了……心想自己那顿打挨得真是太tm亏了。
这话题给姬离一茬,就茬到外婆湾去了。
不过饭桌上讨论的往往都是家里的“大事”,所以没过多久,孔大壮就又把话题给带回来了:“晚上请媒人过来下,再说说兰香的事吧。到时候我也听听。”
他说的很理所当然,用的是命令的语气。显然是在家里发号施令惯了,是个标准的□□主义者。
王荣桂和孔大明下意识地看向姬离,心里有些忐忑。但看见她居然温顺地低下头不语,没任何反对的意思后……才放下心来,想着虽然白天她是有些反常,但还是挺怕孔大壮的。
看来啊,还是得一家之主在家里镇着,她才能老实听话啊!
至于孔二明呢,只是皱了皱鼻子,似乎有些不太赞同,但最终也没说什么来违抗父亲的命令。
姬离没放过在场任何一个人的细微神情,眼神冰冷。
虽然她才来了这个地方不到一天的时间,但对于这群思维透明得宛如1+1=?的一家人吧,就突然就觉得……挺乏味的。
嗯,还是早点了结了才好。
-
等到了晚上,天气越发得冷了。他们便在堂屋里支起火盆,围在一起烧炭取暖。
在三个老爷们儿开始开黄.腔.瞎扯淡的时候,王荣桂终于领着那媒婆回来了。
两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口一个“姐”和“大妹子”的……看得出聊得挺好,也挺有共同话题。
孔大壮立马止住话头,搓搓手站起来,扯出个笑:“他姨来了啊!这么冷的天,辛苦你又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啊。”
“孙姐就是热心肠,一听我说完就扔下手里的活儿跟着过来了。”
王荣桂拿出家里的贵茶叶和茶碗,亲自给她泡了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孙姐,你先喝杯茶暖暖。一会我就去做饭,今晚留下来吃饭啊!”
那媒婆孙姐笑着接过来:“你们两口子真是客气。嗨,我这不也是想做点好事,给子孙后代积点德……不过要说你们家兰香长得是真好看,有不少人都托我来说媒咧!”
后面那句话一出来,在场的孔家人脸色都有些不大自然了。
——虽说这孙姐说者无心,只是想先说句好听又吉利的话,来引出重要的下文。但对于另外几个听者来说呢,却是不能不在意的……
因为原主的长相确实跟他们家都不像,而且随着年岁增长,甚至有越来越好看的趋势。而这对于孔家来说,可称不上是什么好事情。
要知道,农村里的流言蜚语,可是最能于无形之中杀死一个人了。
王荣桂就曾经在端着盆子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被八卦的村妇问过为啥你家闺女长得跟你们两口子都不太像的问题。
她那时候涨红了脸,跟人据理力争说,怎么不像了?你看她眉毛不是挺像我的吗云云……结果被其他村妇吃吃笑了好久。
人一般都说鼻子眼睛嘴巴脸盘什么的像,这还是头次听说眉毛像的。再者认真说起来呢,她俩的眉毛也不像啊!
原主的眉毛是很大气的远山眉,王荣桂的眉毛却稀疏且短,哪里像了?
而孔大明和孔二明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被问过这些问题,甚至还被同龄人暧.昧的说过想认识下他妹妹、求大舅哥介绍下啊之类的话。
也就孔大壮好点儿,没遇过到这种事。
因为他脾气差可是出了名的。而且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说他孩子跟他长得不像,基本就是否定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所以其他人就算心有疑问,也只是私下八卦下而已,没人会去问到他头上。万一被他记仇报复上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在这片谜一样的沉默中,火盆里的炭忽然被烧得噼里啪啦直作响。点点火星子迸出来、落在地上后,立刻化为一个个小黑点。
红光映得几人脸上看似一片喜庆,竟然有种滑稽的和谐感。
媒婆见没人接话,只得四下瞅了一圈,提出个新话题来:“兰香咧?这可是她的终身大事啊,她不出来听听呀?”
其实姬离是应了孔大壮的要求,躲在屋里没出来的。
因为在孔大壮那朴素的认知里,女娃没结婚前,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行了。而且她要是抛头露面了,那彩礼嫁妆还怎么谈?
然而这时候面对外人,孔大壮就只是挥了挥手:“哎呀,她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们这当爹妈的替她做主就行!他姨啊,男方家是干啥的,家在哪儿?”
姬离头枕着胳膊躺在床上,嘴角挂上一个搞事的笑容来。
——来了来了,好戏终于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