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524 巨坑</h1>
英国人有时候也挺天真的,他们始终是看不起冰岛,觉得随便用三瓜两枣就能给冰岛人打发了。甚至一开始连三瓜两枣都不想给,巴不得从冰岛那里抢一票才好。而现在情况完全超出他们的预期,这帮家伙就想着怎么快速打发掉冰岛人了,以为随便施舍一二就能全身而退。
不得不说,英国人真心是没有搞清楚现状,现在全面占据上风的冰岛人凭什么要接受你英国的三瓜两枣,以前是没人能给冰岛撑腰,自然只能忍气吞声,而现在有苏联撑腰,国际舆论又有利于自己,三瓜两枣,你丫的英国牛留着自己吃吧!
冰岛外长直接在新闻发布会上挖苦了英国人一番:“英国政府始终没有认识到他们究竟错在哪里。以为这还是帝国主义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以为可以用枪炮吓倒冰岛人民……我们冰岛的经济是不富裕,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几个臭钱就出卖自己的尊严。任何在冰岛的土地上犯罪的人都必然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绝不会有例外!”
丘吉尔傻眼了,他发现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控制,他太过于小看冰岛以至于没想到这是一个大坑。虽然英国国内因为战时新闻管制法还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在国外,英国的国家形象已经遭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不喜欢英国人的都可以跳出来指着大英帝国的鼻子冷嘲热风一番。虽然这并没有实质性的杀伤力,但是无形中是助长了反应实力的活跃。
丘吉尔可以想象,当殖民地的刺头听到这个消息,当他们知道小小的冰岛都能够给大英帝国上眼药的时候,他们会有多亢奋,又会采取什么行动。
一旦殖民地的革命火焰被点燃,那些****份子、分离主义份子都会跳出来在大英帝国的肉体上狠狠地咬一口。虽然这不足以致命,但将极大的消耗帝国的精力和实力,让帝国被此起彼伏的小麻烦折腾得焦头烂额。而这时候美国、苏联将一举完成对帝国的超越,并将把帝国越甩越远!
一想到这种可怕的可能性,丘吉尔都有些后悔挑起冰岛的冲突,他实在太错误的估计了苏联的决心,本想打个擦边球结果变成了结结实实的迎面对撞,以帝国风粗残年的身板实在经不起皮糙肉厚的北极熊去折腾啊!
“必须尽快结束这场闹剧!”丘吉尔暗中下定了决心,在他看来再闹下去真的就要伤元气了。
丘吉尔再一次致电罗斯福,请求老总统再一次充当中间人去同苏联斡旋,以争取体面的收场。对此,罗斯福是欣然答应,保证一定会尽量调和英苏之间的矛盾维护盟国之间的团结云云。
丘吉尔松了口气,倒不是他认为罗斯福就能够让苏联屈服,从之前的情况看这是不可能的,罗斯福压力不足以让苏联就范,但是,现在丘吉尔已经调低了目标,他的想法已经从迫使苏联屈服到小退一步体面收场,他先相信这点面子苏联人应该会给罗斯福。
可怜的丘胖子,他又一次算错了。罗斯福可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对英友好,罗斯福是什么人?那也是一个彻底的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为己任的人,而且其政治决心也是相当的坚毅。
看看罗斯福的竞选之路(不仅限于第一次),第一次他的对手是胡佛,用后世的看法说,当年罗斯福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的,似乎是赢得轻而易举,似乎是轻轻松松在广大美国人民的拥护中就入主了白宫。
事实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罗斯福竞选总统时可是被全国大多数媒体冷嘲热风,大部分媒体都不看好他能够赢得竞选。反而媒体是不断地为胡佛造势,与之相比罗斯福就像个残疾的丑小鸭。
可以说罗斯福是顶着全国媒体的批判之声当选总统的,什么样的人有这么坚毅的神经?当然,有同志要问,之前你小子不是说胡佛搞得美国民怨沸腾了么,怎么媒体还一边倒的贬罗斯福夸胡佛呢?这有点扯吧!
这一点儿都不扯,因为媒体是有属性的,当时美国主要的大媒体都是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的,而胡佛恰恰是一个对老百姓很糟糕而对资本家很有爱的总统。他任内解决“大萧条”的办法就是不顾小老百姓的死活去救大资本家,将大笔的“赈灾”款项送给了资本家去填坑。自然而然的姓资的媒体要大声为胡佛总统唱赞歌了。
实际上,罗斯福跟媒体的关系一向是不怎么样,他开启第二次总统之路的时候,跟第一次的翻版差不多,照样是被媒体挖苦和攻击,甚至举国上下都在流传着关于他得了性.病的小道消息(罗斯福的那位夫人可不是什么贤妻良母,当时全美国都在流传这位第一夫人的风流韵事。实际上罗斯福跟埃利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政治婚姻,老总统的真爱是露西,最后老总统死的时候也是倒在了露西怀里)。在这一大票的谩骂和攻击下,他又一次神奇的逆转卫冕成功。
罗斯福不光是意志相当的坚毅,政治手腕也是相当的高明,在他当选总统之后,胡佛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遗产,将共和党的经济纲领强加给罗斯福,是不断地要求同罗斯福交接工作,反正就是不断地自说自话给罗斯福施加压力,逼罗斯福向资本家表态。当时罗斯福是怎么应对的,那就是会面一律拒绝,也坚决不对胡佛在媒体上的喊话做任何评论。一直坚持到胡佛任期结束,然后等他上台的时候自然是无事一身轻,一杆子就给胡佛的那堆垃圾扫得干干净净了。
可见罗斯福的斗争手段也是相当的高明,比如这一次丘吉尔向他求助,就让他看到了机会。之前说过,美国人跟英国人虽然国家利益接近,但接近并不等于是完全相同,在相当多的问题上,两国还是存在尖锐的分歧的。尤其是殖民地问题上,美国就不可能完全去维护英国的利益。
美国也想要殖民地是不是,哪个资本不喜欢廉价的原材料产地和成品倾销市场?美国人也喜欢,所以这才在十九世纪末干了西班牙,抢了古巴和菲律宾。不过实话实说这两块地方实在没多少油水可言,哪里像英法的那些殖民地,那个油水哗哗的。
所以,美国人一直是想方设法的想要打开殖民地市场的,但是一战的结果大家看到了,英法两个老财给暴发户美帝戏弄了一番,出了大力气的美国几乎没捞到什么好处。而现在,罗斯福自然是不想步上一次世界大战的后尘,美国绝对要大大的捞一票好处。
问题是世界只有这么大,苏联已经将大半个欧洲夹进了碗里,想要抢难度太大,除了这一票地区之外,能下筷子的地方也只有老牌帝国主义英法的传统势力范围了。但是英法这一次也是元气大伤,也想着怎么从殖民地回血,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让美国人下筷子。
所以为了打破英国对殖民地的垄断,就必须让英国的殖民体系破产,但美国又不能做得太出格,毕竟英国人还是瘦死的骆驼,在相当多国际问题上还是有影响力的,闹得太僵了对美国也没有好处,甚至很可能让虎视眈眈的苏联捡了便宜。
这个难题让罗斯福也是左右为难,不给英国施加压力,英国人就不会乖乖的将肥肉吐出来,但是施加的压力过大,又会拉住英国人的仇恨。所以究竟该采取什么样一个度,是罗斯福一直也在揣摩的。
而这一次苏联在丰收号事件的做法,就让美国看到了一种可能,这似乎是个介入的好机会,如果操作得当,不光可以坑了英国人,还能避免得罪死他们,嗯,就这么干!
罗斯福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很快再次致信苏联,表示不愿意看到盟国内部的分裂,认为在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盟国更应该保持团结,至于盟国内部的利益纷争,他觉得还是应该采用对话的方式去解决。他和美国政府就愿意充当英国和苏联之间的桥梁。
这封信李晓峰自然也看到了,对于罗斯福在打什么盘算,他比丘吉尔看得清楚,美国人就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恐怕是已经意识到了英国这块肥肉被摆上了砧板。
“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