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艳坐在甘甜家的沙发上,描述着昨天的场景,义愤填膺心急如焚。
“所有的孩子都被收拾得清清爽爽地拍照,供人选择,你以为他们就过得开心么?孩子们肯定都是被逼的,有一个小娃娃左眼角感觉是青黑色,就是化妆了都看得出来。”
“这些孩子一定是被拐卖的,他们会被卖到什么地方?” 小艳站起来,激动得唾液飞溅。
“燕子老师,你别急。慢慢说……你们的谈话,后来有没有说该怎么联络?”
“后来就给我这张名片,让我想好了再联系,可以见孩子当面挑选。”
甘甜想了想,打开手边的电脑,打开网页里的链接和图片:
“你来看看,这是我们寻亲贴,你看的照片里有没有见过这些孩子?”
小艳抱过电脑,认真地查看,一个一个地回忆。做教师职业的,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孩子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足足两个小时,她终于在众多的帖子中发现了一个。
“这……这个小男孩……我昨天看见了,这孩子现在的照片比这看起来大一些,但是我绝对认得,是他没错了。”
甘甜看了一眼,这是一年半以前的帖子,曾经有过线索在金陵一带,后来又断了。
这个孩子丢了,找了一段时间无果以后,父亲主张不再找了,重新生一个。而孩子的妈妈则完全精神崩溃,无法接受孩子失踪的事实,开始全国寻子。
这个案例是志愿者嘟嘟在跟踪接待,嘟嘟当时和家长沟通以后,哭得半宿没睡。
这个孩子丢了,夫妻意见不合,离婚收场;家里财产分割,双方撕破脸皮;爸爸再娶,妈妈开始漫漫寻子之路……
圆满的一个家庭,支离琐碎。
“燕子老师,你能确定是这个孩子吗?”
“我能,我是老师,孩子们相互替写作业我都能认出笔迹来,这个样子就更好记了。”小艳笃定地说。
甘甜点点头。
看来,最近要请假了。
这件事非同小可,这可能是一个团伙性质的人贩子组织。需要请示上级,还要向公安打拐办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
这群人,常年混迹于茫茫人海中,最擅长隐匿踪迹,很难一举抓获。
丢孩子的家长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一分钟不在”、“一眨眼的功夫”、“没有听见孩子哭声”……
这群人擅长聊天、套信息、顺手牵羊,甚至是利用反舆论来抢孩子。
他们就是你身边的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
甘甜对小艳说:
“这个事,咱们需要公安部门的支持,我们民间力量是不可能做到毫发无损地把孩子们全部解救出来的。”
小艳急得团团转: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假意去买孩子,然后记下地址,然后……”
她兴奋地看着甘甜,却见甘甜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