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因为水泥路的关系,户部今年的业绩可以说是十分漂亮。
顾砚书光是看着账册上面所记录的,相较往年增长了多少多少的数据,都能看出户部官员今年的喜悦。
今年的账目因为温清衍的关系,看着倒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顾砚书也不过是略微的翻看了一下,便将其放下,拿起了户部往年的账册。
都说没有对比便没有伤害,用来形容现如今顾砚书所看到的账册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是略微翻看了两页,顾砚书便觉得以前的户部尚书被他与温清衍联合拉下马,并不冤枉。
就这账目做的乱七八糟不说,其中还有不少语焉不详的地方。
顾砚书不过是大致扫了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大致有三分之一的银钱去向成谜。
顾砚书脸上的嫌弃可谓是十分明显,让温清衍想要忽略也难,温清衍也只能地咳了一声,低声届时道:
“咳……往年的账目的确较为混乱,下官已经命人重新整理了,只是时间略有些匆忙,还未拿出结果。”
“历史遗留问题,与温大人无关,温大人不必如此介怀。”
顾砚书也知道这账目混乱与温清衍并无太大的关系,只略微摆了摆手,让温清衍不必放在心上。
随后又抽出了几本账册,大致翻看了一下。
虽然以前的账目十分混乱,但顾砚书依旧从中提取出来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说这天齐的税收制度。
与其他国家一样,在温清衍提出“开源”之前,天齐国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便是国库。
除了这商贾往来贸易之间产生的税费,最大的一笔收入,便是来自老百姓的人头税。
看到这一点时,顾砚书下意识皱了皱眉,脸上的不赞同一闪而过。
虽然只是转瞬即逝的情绪,却也被一旁的温清衍捕捉到了:
“殿下可是已经有了想法?”
“想法倒是已经有了,但是此事,恐怕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顾砚书放下手中的账册,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犹疑。
似乎在思索,是否应该将心中的想法说出口。
温清衍对顾砚书的性子也算是了解,知道能够让顾砚书说出“实施起来并不简单”的话,恐怕会比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但是现在,温清衍也已经别无他法,否则也不会在厉王府已经与皇帝闹翻了的情况之下,向顾砚书求助。
温清衍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依旧决定先听一听顾砚书想出来的法子,再做决断:
“殿下但说无妨。”
顾砚书看了温清衍一眼,对上其坚定的神情后,手指微微点了点桌上的账册,缓声开口道:
“本殿的法子……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
温清衍低声重复了一遍顾砚书所说的这四个字,眼中划过了一丝茫然,而后便陷入了沉思。
“没错,摊丁入亩,本殿刚刚看了一下,现如今天齐最主要的税收来源,便是向百姓们征收的人头税,但这种税收制度,却有不少弊端。”
看出温清衍脸上的茫然,顾砚书微微停顿了片刻,便直接开口向温清衍解释道:
“家中平困之人,会因为人头税而不敢生育,也会因为人头税而隐瞒家中实际人口,生的越多,给家中带来的负担就会越大,百姓便会越来越不敢生育,最后产生恶性循环。”
“本殿的法子,便是取消人头税,按照人们手中所拥有的田地数量收税,这样家中贫困的人可以少交税甚至是不交税,而家中富裕的人,便多交,倒也算是公平。”
摊丁入亩。
这个政策,在后世,是由雍正帝正式推行开来的。
在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之后,清朝的税收曾经有过明显的提升,同时也让清朝的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
除此之外,通过摊丁入亩的政策,也是对土地兼并的有效抑制。
除此之外,取消人头税,改为按田征收后,不仅可以简化税收程序,同时也能降低在征收税费时所产生的人力财力损耗。
但想要改变税收制度,又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旁的不说,就说现如今天齐离京数代帝王,延绵百余年,期间贵族起伏,崛起勋贵无数。
盘踞在京都的势力便不知凡几,手中握有财富的,大多都拥有与财富等同的地位以及权势。
摊丁入亩,不仅仅是取消人头税这么简单,同时也是对权贵的极大挑衅。
拥有的越多,所交的税便越多,这无疑是在动贵族富商手中的蛋糕,想要推行,其中的阻碍可想而知。
若是强行实施,很有可能让地主以及世家贵族们,将税收所增加的成本,强行转嫁到贫农身上。
朝廷按照田地的数目增加地主以及世家贵族们的税收,地主以及世家贵族们在土地上所耗费的成本大了,便干脆提高粮食的价格,或是进一步压榨贫农,降低贫农的雇佣工资。
到了最后,朝廷的税收增加了,地主以及世家贵族赚了个盆满钵满,普通百姓的日子反而更加难过了。
这样的结果,也并非是顾砚书的臆想,而是历史上清政府大力推行摊丁入亩之后,所造成的影响后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