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淳于夫人紧紧抱住,呼吸不畅的月婵听着门外的一阵鞭炮声:“……”
……
养了十八年的傻女儿一朝会叫爹娘了,重点是会认人了,淳于行激动的要进宫请旨,启奏陛下,希望能让太医院给傻女儿再次会诊一番,吃点药,保佑女儿再聪明一丢丢,别的不求,衣服带子不要系错这样的智商就可以了。
皇帝陛下念在淳于行勤勉务实,许了淳于行的愿望。恰逢宫内皇帝陛下与胡贵妃两人共同的寿辰做宴,胡贵妃恰与陛下同月同日生,陛下认为这是有福气的象征,因而对胡贵妃更加宠爱,胡贵妃又颇为有手段,多年来,长宠不衰,自己的养子还是当朝太子。
陛下与贵妃双寿华宴,朝中大官及后眷家属可入宫赴宴,淳于夫人、两个儿子得以机会可以进宫,与淳于行一同带着月婵在寿宴开席前,去太医院由众太医会诊。
寿宴当天,淳于夫人将月婵上上下下好好打扮了一通,月婵傻归傻,生的倒是和名字很衬,不说比月光还温柔,比貂蝉还貌美,温婉美人四个字总跑不脱。
淳于夫人看自家孩子啥都好,月婵傻的时候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最见不得别人耻笑自家女儿傻气。淳于夫人将月婵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原因就是想给自己女儿一雪前耻,挣个名声,让各位大臣的家眷都看看,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月婵是多么貌美,多么聪明,多么温柔,多么可爱!
月婵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这几日,家里的爹爹娘亲,两个哥哥简直就像是组成了古代版行走的夸夸群,逢人就夸我家月婵是如何如何聪慧,我家月婵是如何如何貌美云云。
月婵虽说穿书一个月,但除了吃喝睡觉没出过淳于府,更别提进入皇宫。坐在马车里的月婵给帘子掀开一个小缝,京城街上繁华非常,车水如龙,陛下与贵妃双寿华诞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说书先生惊堂木拍的贼响,周边看客叫好声不断,摆摊的小贩手艺惊人,各色小吃香飘十里,杂耍的、卖艺的、南来北往的商贩络绎不绝,月婵前世虽去过几个古镇,但都是旅游化过于严重,少了真正的人间烟火气,所以一路都好奇的很、惊叹的很,一双眼睛溜来溜去。
到了宫门前,按例是不能坐车进宫的,淳于大人一家下了马车,淳于大人与两个儿子去往前朝向陛下请安祝寿,淳于夫人与月婵前往后宫向胡贵妃请安祝寿。
淳于夫人握着月婵的手,在老太监的带领下,于宫内缓步前行,“婵儿乖,见了贵妃待会儿按照娘前些日子教你的来,别怕。”
月婵听话的点点头,心里还想着可以借此机会参观一下古代的皇宫,这可比现代游客人挤人参观皇宫好玩好看多了。
淳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