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这曲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剧中,女主角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婚姻不自由不能自主,在教书先生教授“关关雎洲、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女子好逑”后,对男女之情生出向往。她和丫鬟到花园里游春,鸟语花香、触景伤情,竟然在梦中和一名叫柳梦梅的书生在花园里相会,游话唱得这一段,正是昆曲里的《游园惊梦》。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说真的,这样的唱腔对现代人早已陌生了,古文体更是加大了理解的障碍,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几乎就没有人知道游话在唱什么。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去欣赏、去赞美。
而当这一幕被剪辑制作,播放以后,弹幕已经要淹没屏幕了。
只见镜头里的游话,骨子里都透着含蓄的高贵,她眉目如画,吟唱时眼里似有春水缓缓流淌,把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压抑,却又渴望爱情的女子,演绎地淋漓尽致。
孙芜家是戏曲之家,她的爷爷是京剧表演大师,自成一派,孙芜虽然没有继承爷爷的功夫,但是从小也耳濡目染。
她万万没想到,看个选拔偶像的综艺节目,竟然能听到熟悉的戏曲,而且,她觉得对方的水平绝对不低。
她激动地找到爷爷,“爷爷,你听听。”
“啊?”孙爷爷年龄大了,耳朵有些不好使,眼睛更是看不清东西。
孙芜跟他比划了半天,才让他明白过来,当孙芜连上音响,将声音放大最大,孙爷爷才听到游话唱的。
老人家本不是昆曲一派,但是因为这一折戏实在是太有名,他跟着哼了起来。
然而游话只唱了两段就收工了,她自我定位她是来弘扬林家拳的,戏曲只是为了配合传统文化继承人这样的身份随随便便唱了两段,表现自己有唱功就好。
“没了?”孙爷爷努力伸着耳朵辨别。
孙芜大声地说道:“没了!爷爷,如何?”
“没了?”孙爷爷又问了一句。
“没了!就两段!”孙芜大声地说道。
孙爷爷听清后,一脸失望。
“爷爷,唱得如何!”孙芜扯着嗓子说道。
孙芜只知道对方唱得好,但是她并不是专业的,对方的唱功已经超越了她的辨别能力。所以她才迫不及待让爷爷听,毕竟以对方的年龄唱到这般地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可是,尽管知道对方厉害,孙芜也没想到会从爷爷口中听到一个高得不能再高的评价。
只见老人家,满脸惆怅,叹息道:“生错了年代啊,生错了年代啊。”
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来自曾经戏曲光辉岁月的光亮,他咿咿呀呀地唱了几句
分卷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