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令人信服的是,戒嗔不仅能够让仰光寺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华国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其他寺院非但没有没落,反而同样蒸蒸日上。不仅如此,五台山附近的城镇,因为仰光寺的寺院与政府的合作,人均收入竟然直线上升,且那些地方人人信佛,虽然达不到路不拾遗,但小偷强盗已经快要在那些镇县绝种了。
可见仰光寺不仅获得巨大好处,还有莫大功德,这一切与戒嗔绝分不开。
有能力,有实力,有德行,这就是五台山仰光寺的戒嗔住持,在世人眼中的印象。
赵铮看着戒嗔,心中更是惊讶无比。
玄天馆开业的时候,戒嗔就派徒弟道贺、示好,并且邀请自己参加在仰光寺举行的大型的水陆道场。所以这一次来到山西,仰光寺也是赵铮历练自己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帮助房祖湘,竟然在此地遇到了戒嗔。
而且,通过他的观察,赵铮发现无论境界还是年龄,他都看不透戒嗔。从年纪上讲,戒嗔应该是六十多八九岁,但眼前的大和尚,看上去只有五十开外。
“是因为境界通明,还是说驻颜有术,又或者佛法精神,衰老的比较慢?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赵铮心中不断思考着,随便他想的这些都没有问题,可从第一眼看到戒嗔的时候,赵铮就相信,他就是戒嗔本人。
长相、年龄可以作假,但他这一身让人看一眼,就觉得无比舒服,无比祥和的佛力,却不是其他人可以轻易模仿的。
“贫僧戒嗔,突兀的出现在这里,倒是令几位施主诧异了。”
赵铮没见过戒嗔,但山西地界的圈子中人,或多或少见过他本人,或者他的照片。
所以短暂的停滞之后,房祖湘等人异口同声道:“见过戒嗔大师。”
戒嗔笑了笑,回了一个佛礼,“阿弥陀佛,几位施主客气了。”
他说着,又笑吟吟的看向赵铮,说道:“赵居士,我们终于见面了。”
听到赵居士这三个字,赵铮对戒嗔的身份,再无怀疑。
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
最早出现于《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
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佛教传入后,被用翻译入佛经,形容在家修佛的人。
佛教中之居士是梵语或巴利语的华文意译,在印度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后佛教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在家修佛者亦称为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
在道教中,居士又可用来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
赵铮本身并不修佛,但因为万相经的原因,他却能够与《清心咒》完美的契合。这件事情,除了乔恩泰、孔竖人等身边的好友之外,外人根本无从知晓。也只有跟乔恩泰交情不错,佛法精深的戒嗔,才了解这件事情,毕竟他可是智真法师的百代传人。
戒嗔称呼赵铮的时候,没有用施主,而直接用居士,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赵铮恭敬的双手合十,行了一个佛门的外门弟子礼,说道:“后学晚辈赵铮,见过戒嗔大师。”
“阿弥陀佛,贫僧这厢有礼了。”戒嗔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