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杜文海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将陈东热情地迎进博文书店。
休息了一会儿,化妆师给陈东化妆,好在陈东外貌俊朗,气质极佳,不需多做修饰就能以完美的状态出现在读者面前。
在出版社工作人员的簇拥下,陈东走出博文书店门口。
等候在广场的读者们开始鼓掌,拿起手中的书向陈东不停地挥动。
陈东向大家招了招手,打了个招呼,大声说道,“谢谢大家的支持。”
接下来安排的是记者的提问的环节。
“请问陈东,报纸上说《明朝的那些事儿》不是严谨的史学著作,带有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偏好,有些细节处理的很主观,书上一些不太严谨的观点会让读者对历史产生模糊的判断,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易网娱乐的记者向陈东问了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有些专家学者批判《明朝的那些事儿》的主要原因。
陈东笑了笑,说道,“这不是一本史书,他们把我抬得太高了。
这是一本以幽默风趣的笔法写的明朝三百年的人物故事,小说以史料为基础,基本符合当时历史的真实,有趣,引人发笑,读者爱读,在阅读中长知识,知典故,明事理。所谓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在阅读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听到陈东的一翻精彩的回答,很多读者都鼓起了掌声。
“请问,陈东,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笔法写史,据我了解,你是第一人,为什么会想到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来写一本书呢。”搜/狐娱乐的记者提问道。
陈东回答道,“我从小爱读史,从史书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史书很多地方深涩难懂,要查字典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整篇读下来,太沉重,无趣,枯燥无味,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及以像我一样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外,大部分不爱看。
所以在那时,我就想到为什么不用一种易懂,有趣的笔法写一本史书,让对无趣、沉重的史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爱看,阅读之后,大有获益,这就是我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笔法写《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目地。”
“请问陈东,自从《明朝的那些事儿》火了之后,引起了一阵跟风潮,比如,宋朝的那些事儿,唐朝的那些事儿,清朝的那些事儿,x朝的那些事儿,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些跟风之作,写得一般,但是很多读者受《明朝的那些事儿》影响,也购买了x朝的那些儿,对于这些跟风之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乐天娱乐的记者问道。
“笔在他们手下,也不侵犯我的版权,我也不能谴责他,不过想说一句,这种风气不可取。”陈东回答道。
跟风潮,实是娱乐文化繁荣的一颗毒瘤,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原时空的8、90年代的香江电影,《赌神》火了,马上一堆电影公司一鼓脑儿地跟风赌片,xx赌,赌xx,成本低,几万,十几万,几个赌/徒,一个半红不紫的演员,一些简单的道具,就可以拍成一部赌片,再加上为了赶时间,在这股赌片风潮熄灭之前上映,可谓是粗制劣造,这些粗制劣造的产品让观众看得吐,最后结果,赌片没人看了。
“有没有打算继续以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写一本书,除了明朝外,还有很多朝代可以写的。”光大娱乐的记者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