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节</h1>
“这是你的错题本?”谢朝忽然问。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嘴角一勾,毫不掩饰地嘲讽:“你连错题本都是错的。”
商稚言:“……”
升高三后,为提高数学成绩,商稚言以免费供应奶茶为条件,恳求余乐给她一对一地补习数学。
余乐没上过任何补习班,也没吃过老师开的小灶,在数学学习上他的制胜法宝只有一本记录着所有重要题目的错题本。于是商稚言照猫画虎地,开始整理专属于自己的错题本。
她有一副没攻击性、似乎也很不容易察觉别人攻击性的懵懂性格:“是吗?哪里错了?”
“……”谢朝见她没生气,继续说,“你没弄懂错题本的意义,光记录错题没用。”
商稚言听得认真:“那应该怎么做?”
谢朝想起她月考卷子上的分数:“你平时只能考70分?”
商稚言脸上发热,干笑两声,抓起橘猫揉肚子:“平时可能才60。”
她没听到谢朝的嘲笑,扭头看见谢朝盯着头顶的那蓬百香果思考。男孩脸上敷着一层灿然阳光,脸颊上是睫毛留下的纤细影子。紫红色的果子在秋风里牵着枝条摇晃,被叶片和架子切碎了的阳光缓缓流动,覆盖在他们身上。
“我帮你整理错题本。”谢朝说,商稚言忽然发现他眼珠子是浅棕色的,剔透漂亮,“保证你数学能考120。”
商稚言所有注意力顿时从靓仔脸上转移开,失声道:“120?!”
余乐风风火火端着一桶热腾腾的方便面跑上来:“什么120?”
谢朝:“帮她把数学提高到120。”
余乐同样震惊:“商稚言是有点儿基础,但120也太……”
谢朝:“文科数学题换汤不换药,会读题很关键。选择和填空的陷阱不多,这两部分至少要拿满分。最后一道大题可以放弃,但是前面三道考的是基础,必须拿下……”
俩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商稚言头一回发现谢朝居然能说这么多话。方便面已经泡软了,余乐在里面放了荷包蛋、火腿肠,几块炸排骨,两只昨晚上吃剩的虾,外加刚烫好的青菜,异常丰盛。
“吃早饭吧。”她提醒谢朝,顺便把余乐的奶茶也放在他面前。
余乐总结陈词:“咱们心不能太大,先以100分为目标吧。你有信心吗?”
“有……吧。”商稚言不太肯定。
谢朝:“不要‘吧’。”
商稚言:“……”
她内心感到一种陌生的震动,尤其在谢朝流露出强硬一面时。商稚言不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但谢朝的坚定和自信,她很少在同龄人身上见到。她心里头先冒出来的是怀疑,但随即这怀疑被雀跃和期待代替了。她终于点头:“有信心。”
余乐摊开本子:“我和谢朝努力教,你也要努力学。下次月考以90分为目标。”
没等商稚言回答,余乐又补充:“要是达不到,你就把大姐给我。”
商稚言立刻拒绝:“不行!”
谢朝默默盯余乐,眼中满是惊愕与揣测。
余乐意识到他误会了:“大姐是她家的猫。商稚言家里两只大猫,黑的叫大姐,白的叫大哥。那天我和徐路聊的时候你不是在旁边偷听么?”
商稚言好奇:“你和徐路聊我什么?”
余乐:“说你爱捡猫呗,她对猫毛过敏,现在发展到听见你的名字都受不了。”
谢朝这时转头问:“我的猫叫什么?”
商稚言:“……它是女孩子,叫二姐。”
谢朝闭了闭眼睛,又问余乐:“你家这胖猫叫什么?”
余乐:“嘟嘟。”
谢朝:“早知道她会起这么难听的名字,我还不如把猫给你。”
他三言两语说了小猫的事儿,余乐激动得紧紧握住他的手:“对吧!难听!”
实际上他的猫也是商稚言捡的。嘟嘟在商家住过一阵子,和丈夫在外勾搭野猫的大姐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被余乐拎走的时候哭着喊着,场面如同许仙惨别白娘子。余乐添油加醋地说着,谢朝开始吃那碗发涨的方便面,大橘已经睡醒了,开始玩谢朝鞋带。
商稚言则在一旁微微发愣:谢朝说了“早知道”。
原来那晚他的出现并非偶然。他认得商稚言,知道商稚言住哪儿,而且知道商稚言喜欢捡猫。他是专程带着小猫,在雨夜里等待商稚言的。
也因此,当商稚言说要养小猫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把小猫给了她。
或许是吃了东西,又或许是歇息够了,这里还有聒噪余乐和冰凉奶茶,谢朝脸上僵硬的冷漠消失了许多。他认真听余乐说话,任由大橘趴在他鞋子上打呵欠,偶尔还会笑一笑,为他所不知道的、发生在商稚言身上的一些好笑事情。
这一天的补课结束后,商稚言确实有点儿醍醐灌顶。谢朝教她在错题本上写出题目所考知识点、包含陷阱和思考过程,余乐找出许多数列题让她熟悉出题套路,先确保不会丢掉数列的分数。
商稚言还察觉,谢朝比余乐更擅长教人学习。余乐给她补课,实际上是给他自己查漏补缺和整理知识系统,但谢朝教她,完全立足于她的基础和水平。商稚言学完之后,甚至有点儿跃跃欲试:“我回家再做几道数列题。”
余乐爸妈对靓仔同学很感兴趣,热情挽留谢朝在家吃饭。谢朝明显不懂得拒绝别人,结结巴巴地推搪,最后是余乐一左一右揽着他和商稚言出了门:“我们带谢朝出去吃。”
这一顿晚餐实际上是余乐和商稚言针对谢朝的单方调研活动。
他俩发现谢朝讷于与人交往,对很多问题都保持沉默,最后只打听出他过去生活在内陆,初来乍到,十分不适应。
余乐示意谢朝看自己怎么剥皮皮虾:“我罩你。”
他说完就笑了:“你别看我这样,我可是这里的大佬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