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1 / 2)

我和爸爸丰子恺作者:丰一吟

第28章

那么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共同进餐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爸爸经常带一叠在身边,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孙辈们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要知道:那时还没有发明餐巾纸啊!

外孙们小时候经常来外公家。喜欢作乐的外公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去外地游玩。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外公总是及时地掏出这种纸递过去。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外公专有的。有时外公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

这样一喊,外公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

这种“外公纸”上,常有一些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痕迹,有时还写着几个不完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部分。

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我也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爸爸讨“外公纸”。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不懂得珍惜它。如果不让“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念也不错啊!

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爸爸并非这样。不知是他对自己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习字的纸。爸爸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

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的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但使用“外公纸”的习惯已经养成。我画画写字后,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使用。至于给外孙辈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被餐巾纸代替了。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驱!

我起初以为“外公纸”是“日月楼”时期的产物。其实,爸爸去世后,据蓉哥哥回忆,这玩意儿早就有了。

1925年后,平屋修复了,蓉哥哥也常去玩。有一次她发现平屋运动具柱子上挂了一叠叠柔软而吸水的纸片,下面放着一只竹篓。她问了宝姐,才知是给孩子们揩鼻涕用的。那时孩子太多,母亲照顾不过来。到了冬天,小的几个经常拖鼻涕,处理鼻涕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棉袄袖口擦一下。所以棉袄袖口永远是亮晶晶的。爸爸看到了这一情况,才设了“外公纸”。

由此可见,“外公纸”已有30年的历史了!

阿咪

养猫是我家祖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据爸爸文章中说:

“大家吃过夜饭,父亲才从地板间……走到厅上来晚酌。桌上照例是一壶酒,一盖碗热豆腐干,一盆麻酱油,和一只老猫。父亲一边看书,一边用豆腐干下酒,时时摘下一粒豆腐干来喂老猫。”

缘缘堂时,我家也一直养猫。只有抗日战争初期,保命要紧,哪里还顾得上养如今所谓的“宠物”。不过安定下来不再受警报骚扰后我家还是养过猫。胜利后回到江南,在杭州租屋定居,可爱的猫又出现在我们家中。爸爸有《白象》和《贪污的猫》记其事。建国后,在福州路是否养猫,我记不起来。但迁入日月楼后,养猫的传统又恢复了。我家养了不止一代猫。爸爸去世我家迁至漕溪北路后也养过好几只猫,最后以父母子三猫先后从13楼失足坠下死亡告终。从此我家也终止了养猫的传统历史。

养“宠物”是家庭中自娱,一般不会发生什么涉及他人的大问题,更不可能发生政治问题。可是日月楼养的“阿咪”竟发生了重大的政治问题。关于这,我将在以后的一章中交代。之所以在“新中国时期”这一章中专为猫开辟专节,那是因为祸根种在太平时期!往事不堪回首,不谈了。

白头今又译“红楼”

最新小说: 青鸾乱 魔法少女之美丽的花朵 我的红白蓝 豪侠绿传(第四部) 炮灰小少爷觉醒后跟反派双宿双飞 哐哐撞南墙[年代] 二哈在无限游戏里拆家 太子梦我 阴湿男鬼爬行中 吻泪痣(包养1V1)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