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是:“皇后尚未诞下嫡长子,有何充盈后宫的必要?”
霍云仙得知这件事,欣喜之类的情绪是没有的,甚至有些心情复杂。她这个皇后一直没有喜事确实不假,但这个问题当真应该完全由她来背锅吗?
这么久的时间,傅见深可根本没有在她这里留宿过。
虽然她没有不乐意,但要她背锅也有点冤枉,毕竟,她总不能母胎怀孕……
第45章可能性
他们的前世,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这似乎也又一次提醒着霍云仙,她没有回到过去,一切不会重来。
在霍云仙的记忆里,傅见深确实从未曾说过那样的话。
也许相比很多荒淫无道的皇帝,傅见深的后宫不算充盈,谈不上三宫六院,但美人总归是有一些的。不过,在她身死之时……倒的确一直没有妃嫔有喜事。
其实,正如那位大臣所言,皇帝膝下无子不是什么好事。
倘若皇帝身体康健,情况尚且好一些,倘若皇帝突然得急症匆匆去了……轻则是宫闱内乱,重则是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
因为是皇帝,不得不承认,他们肩上有这样的担子。一如现代文明社会,很多人在评论执着于生男孩的那一类家庭时,常常讽刺家里恐怕有皇位要继承。
傅见深毕竟是真的有皇位。
她能理解这些想法,但是也仅此于理解而已。
只是,他而今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或者这一次单纯是拿她当挡箭牌,以此来应付那些人?
霍云仙没有深究。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她想,和她的关系恐怕不大,傅见深自有打算。
那样一番说辞在朝堂上是掀起了些波澜的。
有大臣拥簇傅见深,认为嫡出的皇长子将来继承大业更加名正言顺,这样很好。亦有大臣掉转矛头指向霍云仙,认为她身为皇后却不贤不惠。
傅见深对这些言论全都不加理会。
霍云仙更是如此,反正皇帝都是这个态度,她才不在乎贤惠不贤惠。
这场风波又过去一段时间,大军已至城郊的消息传进宫里。
通常情况下,军队会在城外驻扎一晚,休息整顿,待第二天一早,再行进城。
因此番乃得胜归来,将士们是立下大功的,百姓们必然夹道欢迎。霍云仙也借助于系统的目标记录,知道傅见深早已安排下去,准备明天亲自出城去迎接将士……
当年的悲剧由此而始,与之有关的事情,霍云仙毫无疑问都仍记得清清楚楚。
譬如,那时皇帝没有做这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