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忍一时风平浪静,等考完之后就能好好歇着啦。
就遭这一把罪,到时,他再也不摸书。
宋茯苓睡的眼睛微肿,坐起身就发现她爹早早就起来抄书,坐在地上的书桌前勤勤恳恳,围着棉被差些笑出声。
昨儿,她是特意吓唬爹,说:
都得抄,还得快些,别耽误人家卖。你要是不抄,就得我来。
那么说是故意的。
只有经历痛苦后,再见到光明,才能倍感珍惜不是?
“爹,其实不用都抄的。”
“恩?”宋福生眼睛一亮,真的假的。
哈哈哈哈哈哈,宋茯苓心里笑疯了下了炕,“来,我来教你怎么看,要记下哪些。”
这一教就是一小天。
帮她爸迅速总结三十七本书精髓。
另外,今天宋茯苓还义正言辞要求老爸,多背多看历年真题里的一些基础的。
她怕宋福生不当回事,给分析:
“在真题里频繁出现,以前每年都有,这才说明是最基础的。
你一定要将这些知识点掌握,刷真题就是为了寻这些知识点,找套路。
而断了这么多年科举,他可能忽然间就宣布恢复科举,是不能给读书人有太多准备时间的,这又说明什么?”
宋福生脱口而出:“大多数的题不会太难呗,要不然没给时间多复习,大伙都一样,到时都考不过可招笑了。”
嗳,对喽,你看老爸还是很聪明的。
宋茯苓继续道:
“可是也不能放松。
因为你这毕竟不是高考,你这其实相等于公务员考试。
考上后,有些人可能接手就要去当一方父母官。
当父母官只死记硬背的四书五经并不够用,要有实用的东西。
皇上不傻,出题人更是根据皇上的意思。
而那个策论和史论题,就是拔高题,就是能考核读书人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当你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点后,大家都会答,但是最后能不能得高分,能不能被录取上,就看你这拔高题的发挥了。”
宋茯苓这天晚上,与她爸促膝长谈:“如果人家给你出一题,水旱虫蝗之灾,边有叛贼,内有盗贼,耕者无几而食者却众多,百姓流离困苦,你有什么想法?你总不能写去逃荒吧,零分。”
宋茯苓掰第二根手指:“假如人家出的题又变成了,安国全军之道,明君良将在面对战争问题要更加谨慎,你从哪些方面阐述该如何谨慎?”
第三根手指:
“浮费弥广问题。
朝廷才打完仗没有钱,公务支出过大,库银少,怎么开源节流?
你可不要标新立异写征收个人所得税什么的,那在现代可以。
你在这里建议给土地多的人多征税,那是动了很多手握实权人的大蛋糕。
你那文章,就得被改革派和保守派拎出来大做文章。
咱可没有申时行和张居正聪明,他们改革都改不了的事。
我书房里有本书叫《万历十五年》,爹,你抽空也可以看看。
所以,不能在税法上大做文章。
那么,当题目摆在那,问你如何开源节流,你要从哪些方面论述?”
宋福生皱眉:是啊,那我写哪方面。写整顿吏治?解放劳动力?
宋茯苓掰第四根手指:“刑赏忠厚之至论。尤其是这次打完仗有那么多人立功。你是引用《诗经》还是引用《春秋大义》立法贵严。噢,对了,爹,我书房里有本孟德斯鸠著写的《论法的精神》,你也可以看看,找找思路。”
宋福生眼真正的看着女儿掰第五根手指,小巴掌变小拳头道:“甚至,皇上还有可能问很尴尬的问题,如果他足够有自信的话,他敢于面对事实的话。”
“什么问题?”
宋茯苓小声道:“打比方像安史之乱,唐玄宗没死被强行成太上皇了,那场乱,你怎么回答既能顾忌皇家体面,还要捧着现在的皇上说,这不赖你,责任都在先皇头上。”
宋福生心想:是啊,要是真出这种题,如何委婉的做文章劝皇上,你爹弄出的一堆烂摊子,你得帮着擦屁股。
“能考出来的都是人精,爹,好好想吧。
你就把我以上打比方的都想明白喽,论据多多引用圣经贤传,多练习多写几篇,尽量说理透辟,结构紧密,概括力强。
至于基础的那些,稍微再看一看,甚至考前再突击一回,就可以不用学了,等着进考场就行。”
说的多轻松,他闺女嘴一张一合说的跟闹着玩似的。
事实上却是,宋福生只思考闺女假设的其中之一策论题,就用了三天。
三天后,他才花样迭出的开始动笔练习“写作文”。
洋洋洒洒。
接下来半个月,宋福生自动自觉的写各种策论,他觉得这个好玩,能开拓思路,能假装自己已经是名大臣了,如何为国为民排忧解难,可比干巴巴死记硬背强。
就在这时,奉天城老百姓奔走相告,听说皇上要迁都啦。
离奉天城五百里外,陆畔也随着他祖母、母亲回来了。
陆家会随着皇上搬家,但是陆畔决定自己不跟着去,美其名曰:养伤。
马车里,陆夫人很是心疼儿子一路看书,让歇歇眼睛,身上的伤还是很重的。
陆畔装没听见,读的正是科举所用的书籍。
他想着:养伤期间别浪费,顺手考个功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