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宫圣人器重。现今正是人界大乱将起之时,却遭横死,不知是何人所为?”
瑶池金母亦是面色凝重:“若是平时,区区一个神将,死了也便死了,不足可惜,只是如今乃杀劫之中,灵宝又是身份特殊,突生此番变故,着实可恶。”
昊天叹道:“自上古妖魔之劫后,你我奉鸿钧道祖之命执掌天庭。然下界却是玄道昌盛,对天界敬畏匮乏。我天庭徒有天之名,却形同虚设。昔年轩辕黄帝征伐魔神蚩尤,我天界曾出大力,还使九天玄女亲事黄帝,本意使其一统大地,归属天界,却不料最终成就其圣皇之位,致使我们算计落空。时至大禹治水,我使灵宝以庚辰之名相助,一路助其降伏妖魔,最终治水有成,晋人界帝王之尊。自大夏起始,人界对我天界方才多有虔诚祭祀。灵宝可谓功不可没。”
金母面露不屑之容:“你休要忘了,那大禹乃不甘蛰伏之辈,竟然想借先天至宝之力来对抗我天界,可惜福缘太浅,自取灭亡,其子启亦是如此。这才有后来之事。”
昊天上帝点点头:“只是那位玉虚宫圣人早知灵宝身份,对其化身庚辰也不过问,且极为看重,分明有与我天庭结好之意,如今灵宝身陨,那位圣人不免另有算计。”
“再如何算计,封神之事终不可逆转。你我乃天界之主,届时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俱归属下,以全天庭之职,各教之中,必有上榜之人,就算圣人也要念及香火之情,让我们几分。”金母说着,忽然问了一句:“你那长乘道人化身如何了?”
昊天闻言,面皮似乎有些发红。说道:“受不轻的损伤,目前已无大碍了。只是让那刑天脱出。甚是烦扰。”
金母冷哼一声:“你莫要以为我不知你心思,你对天瑶那贱人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主动派那善尸化身前往看守刑天,为地就是这点念头!如今吃了这般大亏,可谓自取其辱!”
“我使长乘道人前去,也是听你之议,借西昆仑之力来镇压刑天。况且天瑶对你我二人恨之入骨,我又怎会有非分之想?此番刑天破封而出,我分身重创,皆是那贱人的算计,若有机会,我当与你一道联手对付那贱人!”昊天咬牙切齿地说了几句,见瑶池金母面色稍霁。迅速转移话题:“你可知道,那破开封印、助刑天脱出璀星轮之人,正是在岱舆仙山之中与我们争夺混沌钟之熟识。”
金母听完他地描述之后,面露惊异之色:“说不定,是天瑶那贱人勾搭上了那施五色神光的强者,故而使这逍遥子前来联络,若真如此,以后要对付她更是难上加难了。”
她看到昊天面上的忧色,冷笑道:“你莫非是在妒忌?”昊天苦笑道:“你为何如此多心?我在忧虑那刑天之事。”
“刑天被璀星轮镇压多年,修为难有寸进。你我当年对天位之力应用略觉生涩,又逢他断头顿悟。所以才费了那般手脚。如今我二人皆是力量大进,天位之力精熟,就算不在这天界之中,也可胜之,又何惧之有?”
昊天摇摇头:“我所忧者,五色神光玄仙、天瑶、刑天三者联手之力。”
金母略作思忖,说道:“如今杀劫四起。天下当有大乱。纵是玄仙也无法脱厄,下界仙人无不自危。天瑶有西王母之位。自是不愿卷入杀劫之中,除天瑶外,其余两人只怕难脱杀厄。况且只要天瑶不出手,纵使两人杀上天庭,也绝非我们对手。就算两人最终能脱得杀劫,届时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归位,又何惧这区区二人?不管发生什么,你我只需安于天庭之上,袖手坐看杀劫风云,不沾下界之事,即可无忧。”
昊天一想,终于露出宽慰之色:“元卿所言,甚是有理。当年朝歌大旱,却逢降雨,我曾疑是那逆臣应龙所为,你却阻我派人下界,想必是也为此故。若非有你在,我这天帝亦难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