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2 / 2)

为了防止民变,战止戈还利用了魏景和用过的以工代赈法,给百姓找事做,有了事情做,再没人有心思闹事了。

等那些对大虞虎视眈眈的国家反应过来,大虞各地百姓基本已经被镇压住了,他们苦等的百姓内乱并没有发生。

大虞这一任的皇帝反应太快,还有,能拯救一个大国的红薯是何物?

亩产千斤怎么可能?

他们一致认为大虞皇帝这是在欺骗百姓,以达到让大虞暂时保持安稳的目的。

京城这边,魏景和正在头疼。雪是融化了,百姓们囤的油盐也吃完了。

没有盐是万万不能的,可不光是顺义县,京城也要断盐了。

就在这时,有一盐商站出来。

盐商在灾前恰好囤了上万斤盐,还没卖出去,听闻粮能换得商户后代科举名额,只恨自己当初没囤粮。转而想到自己的盐,如今天下缺粮不缺盐,等到吃完了盐,又暂时无人采盐,那便是他的机会来了。

盐商本身就跟当地官员有门道,自是第一时间得知京城断盐了,立马站出来表示愿意献出盐,希望能换取一个科举名额。

消息传到承光帝这里,二话不说就准了,还准许日后该盐商的商号会刻在功德碑上,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富商们的捐赠热情。

有布捐布,有粮捐粮,但凡手里积了大批货物的都要往外捐,就想混个名头,他日天下人提起的时候走路都带风。

如此,大虞朝的货物也开始慢慢流通起来,大虞在当今皇帝的雷霆手段中开始一点点恢复生机。

魏景和除了第一次上折子问粮种的事,之后的折子要么是镇国公帮忙呈到御前,要么是自己呈上去。这次因为不是什么利国利民之大事,他就按规矩递折子。

通政使司,负责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换是以前,通政使司的人定然是将一个七品县令的折子先放到一边吃灰的,可如今这县令之名如雷贯耳,是在皇上跟前挂了名的人,他们哪敢怠慢。

这不,刚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来看看是何事,值不值得呈到御前,皇上就派人来了,只说往后只要是顺义县县令递上来的折子都直接送到御前。

通政使庆幸没有轻忽,恭恭敬敬把魏景和的折子呈上。

--

最新小说: 世子是个亲亲怪 被全江湖追杀之后 典妾 娇气炮灰每天都在修罗场[快穿] 怯春情/为病弱皇兄进补 重生顶流太黏人[娱乐圈] 入梦来 玄学,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理学 带着科技系统穿六零 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