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做皇帝作者:青枝令
第157页
裴瑾瑜当即笑着拍板:“一言为定!”
柯襄笑着摇摇头,“至于吗你?”
裴瑾瑜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感叹道:“你不懂,银子这玩意儿,那就是闲时的石头,贫时的命,你会木工,画画也不错,平时能赚点外快,我就不行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在下也!”
柯襄被他逗得直乐,可心里却是并不同意对方的话的。
因为二人无论如何比较,都是裴瑾瑜比他优秀许多。
而他柯襄,不过是个读过书的普通人,顶多就是运气好点儿,在人生的岔口遇到了裴瑾瑜,又顺路同行。
若是没有裴瑾瑜,他如今应当在某个人家家当个混日子的门客罢了,或许等到那家人败在了权力角逐时,还会顺便被一起清算。
那才是他原本应该有的人生,而裴瑾瑜,是改变了这一切的人。
感激是感激,可是有的时候,他也会忍不住羡慕嫉妒对方呢。
***
自从惊鹭书院开设后,盛京又陆陆续续开设了其他书院,不过无论哪一个,都没有惊鹭书院成功。
着实是因为,谢氏那半数的藏书实在太吸引人了。
令人无法不心动。
而在一些启蒙类的书院,沈家算是做的最好的那几个。
或许沈家是传承底蕴的原因,他们家的人都很会读书,也很会教书。
就连沈循这个十几岁的小少年,也在惊鹭书院学生的恭敬目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老师。
他讲课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还能带动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
至少乙班的学生们就从来没想过,一个看起来并不如何重要的历史,其实有着意义非凡的地位和用处。
若是没有历史积累,他们或许永远都在茹毛饮血,永远不会成长成真正的人。
历史,才是人类最重要的老师和引导者。
而沈循在他们心目的地位也如同坐了火箭般蹭蹭蹭往上涨。
只要有人看见沈循,都会毕恭毕敬地喊一声沈老师。
只是有的人会疑惑,明明沈家也开了书院,沈循却还是留在惊鹭书院任教,这有些奇怪。
然而这对于沈循沈家人以及谢奕来说,一点也不奇怪好吗。
沈循明显就是冲着惊鹭书院藏书楼的谢氏藏书来的,他若是不看完,只怕他爹让他去出仕做官他都不愿意。
是的,谢氏藏书对书迷们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大。
不止是盛京各私人的各大书院开设得如火如荼,还有随着太学开展,各地方政府也收到了将要开设官方书院的命令。
有人便苦着脸上书奏请:“启禀陛下,此举耗资巨大,只怕国无力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