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慧:“无论是温柔还是冷漠,宽仁的态度正是我等所求。”
星璇则是讲了一个故事。
“在遇到老爷之前,奴婢曾经在一位公子身边服侍。”
“那位公子也颇有善名。他时常于后门处用上好的鲜肉和鱼喂野猫,来吃肉的猫越来越多,公子也只是备上更多的食物,确保每一只猫都能吃饱。”
“但那群猫并不因为食物充足而和睦相处,常厮杀追逃,即使一时决出头领,过几日也会换。”
“公子只为受伤的猫提供救治,却从未阻止和训导它们。”
“奴婢那时年幼,胆大问过原因。”
星璇眼神有些恍惚,似乎时至今日还在为对方的答案而震惊:“公子说,它们不是因为想活下去而争夺食物和领地,是因为无法抑制的贪欲。”
“没有无辜者,没必要阻止,也没必要在乎它们的死伤。”
那位公子所为,是宽仁善良,也是冷漠。
秦玉逢:“对陛下来说,后妃也是如此吧。”
在皇帝看来,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她们不无辜,也对权利富贵有所求,他不会太计较地与她们相处,却也不会太过怜惜。
涉及底线的时候,他则会迅速清醒过来。
作为一位帝王,这很合适。
但对试图拿情感绑架他的人秦玉逢来说,这就有点棘手了。
但她是不会放弃的。
步步为营总有错子的时候。
而被偏爱的,才能有恃无恐。
八月初十。
秦府长公子,华妃之兄,昭勇侯大婚。
天子赐婚,座上的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数不胜数,贺礼排成的长队比迎亲队伍还长。
一场十里红妆,万人瞩目的婚礼。
见者无不感慨秦氏之显贵。
正当后宫众人猜测这份显贵会不会让华妃在后宫更进一步的时候,皇帝放下朝务,去了偏僻的灵玉轩见顾充仪。
一个大家万万没想到的人选。
“华妃竟然愿意把宠爱分给别人。”瑾修仪坐在梳妆台前,冷冷一笑。
她望着镜中年轻貌美的自己,心中涌起不甘。
萧月笙自认家世才貌在后宫数一数二,可入宫之后宠爱不及华妃淑妃也就算了,连舒贵人都不如,她怎能不觉得难堪?
但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的,父亲和萧家马上就会为她助力。
瑾修仪不知道的是,皇帝与顾充仪在谈论的话题正是她想跟皇帝谈的话题。
他们在讲汉州顾氏。
虽然很早就纳了顾秀,但皇帝直到先帝说遗言的时候才知道她的身世。
“顾氏之中或许还会有那么一两个挂念前朝的,但依然可用,若有一日世家党争过烈,就到了你启用顾氏的时候。”
有着百年避世经历的顾氏,与如今的世家都有着不小的隔阂。
而他们的积累足以培养出能治国的人才。
皇帝早先的打算是通过娴婕妤,也就是顾晴岚来接触顾氏。
这样即使顾晴岚身处高位,也不会顾氏说什么便听什么。
然而娴婕妤一直沉迷与舒贵人内斗,对他似乎也有些怨言,这件事就一直搁置了。
在华妃那里见到顾充仪时,他有了另外的想法。
顾充仪失宠多年,依然能恬淡自处,此前从未主动跟他提过顾氏,也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与她交谈,虽然总有些压力,但也不过是感觉自己在跟臣子聊天罢了!
这样反倒让他放心。
不牵扯感情,事情处理起来会更利落。
顾充仪:“陛下若有意让臣妾的族人入京为官,臣妾不建议您选三叔公那一脉的,三叔公行事颇有古风,膝下子孙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况且他也久不出世,早习惯了如今的日子,出汉州未必能适应。”
颇有古风=没有忘记前朝。
久不出世=家里管着不准他出门。
皇帝对她主动提及这件事颇为满意,说:“汉州别架顾鹤是你的三叔,爱妃对他有什么看法么?”
顾充仪:“三叔为人儒雅随和,不仅善辩,还擅长武德服人。”
皇帝:?
“这是华妃娘娘对三叔的评价,臣妾觉得很合适。”
顾充仪笑了笑:“臣妾不擅长评价他人的为人,但三叔长子,长文堂兄如其字一般长于文书,刺史上任时,帮忙整理过州府的旧录,不过七日便完成了。嗯,同时还帮助缓解了刺史与其父的矛盾。”
“为官为子都非常出色。”皇帝听完,也见猎心喜。
顾鹤可以帮他跟朝臣吵架,他儿子还能帮忙拦着和缓和矛盾。
多好的一对红脸白脸。
啊,不,多有才华的一对父子!
第30章
皇帝即刻命人去汉州传旨, 调汉州别架顾鹤为御史中丞,征其子顾池为翰林院编修。
', ' ')('从刺史副官到御史大夫的副官算是平调,一般来说, 地方实权会更香一些。
不过按照“州郡长官由皇帝指派,副官由地方举荐”的规矩,顾家送这一个别架入宫,完全可以再安排上下一个。
况且御史台有监察之职,头有多铁, 力量就有多大。
是培养孤臣皇党的好位置。
想必顾氏对这个调动还是比较乐见的。
顾池虽然先前替刺史干过活,但并无官职,所以说法是“征辟贤才”。
此时的翰林院虽然只有编书纂史的作用, 但马上正史就修完了,叫顾池去蹭一蹭成果, 之后委派实职更好操作一些。
皇帝这两个安排都非常有水准, 得到顾秀的认可。
充仪娘娘对他的耐心便也多一些。
二人畅谈至日暮。
一同用膳后还难得如旧时那样温书。
这次顾充仪没有拿生僻知识去刁难皇帝, 颇有红袖添香的温婉模样。
皇帝心情很好。
晚上也顺理成章地留宿灵玉轩。
但当顾充仪替他更衣时, 他却猝不及防地想起华妃那日眼中的冷光, 瞬间清心寡欲起来。
“朕自己来吧。”
他拂开顾充仪的手, 自行脱衣, 入内沐浴。
然后躺在床上。
还没等想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连日勤政的疲惫就涌上心头, 让他沉沉睡去。
皇帝没有看见的是,洗漱完出来的顾充仪眸光比华妃更冷。
“倒是还给我留了片刻的清静。”
——
顾充仪封了贤妃。
这个消息让整个后宫都炸了……没有这么夸张, 但也如巨石入水一般激起千层浪。
皇后听到这个消息更是险些气昏过去:“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要架空本宫不成?”
贵淑德贤四妃为四夫人, 即使有皇后在也能掌部分宫权。秦玉逢入宫只是妃位, 也是担心她因此去跟皇后争夺权力。
淑妃无意争权,但皇帝给她安排的工作她也不会推脱。
她负责宫中教习。
包括宫人的挑选, 训练,以及分派往各处。
有效限制住皇后往各宫插棋子的行动。
贤妃刚立,皇帝却已经在她的封妃圣旨里写下她要管的内容。
“掌藏书阁,协理宫中名录档案。”
前者还好,后者会让皇后做事受到极大的限制。
物品取用,人员去留,宫务处理都会留下档案,有了贤妃在,皇后就不能凭心意对其进行删改。
皇帝虽然没有动她大权,也不让别人协理宫务。
但这两个安排,都是对她怀疑与警惕。
皇后也确实不干净,因此格外恼羞成怒。
碧斐命人将满地的碎瓷烂果收走,轻轻地拍着皇后的肩,温声说:“大夫嘱咐过,娘娘如今不宜动怒,易伤肺腑。”
皇后低头看自己发白的指尖,想要握紧拳头,却只见到手在发抖。
“本宫……好,本宫先不生气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