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感慨,当年我还在的时候,他们都说小少爷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是状元之才,怎么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刘婉声音里透着点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幸灾乐祸。
对待自己亲娘,章长卿还是挺有耐性的,而且这要掌控速度,把所有人都拖下水的谋反,也挺磨人性子的,章长卿一点也不急躁,耐心解释道:“我记得娘离开孟家的时候,那小少爷也就是十岁出头,这时候能看出来什么?”
“当年夸他的人是谁?多办是指着孟家吃饭的人。”
刘婉想了想,无奈的叹气,“是家学里的先生,若不是——”若不是人人都夸他,说他有大前途,她也不会……所以她最该恨的人是那个长胡子的老头?
还是恨自己没长眼,竟然被这等话迷惑了?
想通这一点,刘婉有点着急,道:“咱们快点吧,别错过了。”
“不用着急。”章长卿安慰道:“咱们就这点人,都耽误了这些时候,孟家一共三代,老的老小的小,加起来十几口人,没一个想离开京城的,又怎么快得了?说不定咱们去了还得等他们。”
“平日到不见你这样会找理由。”刘婉埋怨一句,倒也不多说话了,的确是这个理,孟家那个德行——啧啧。
到了京郊,马车停了下来,这一片还是挺热闹的。
王朝末路,被贬出京的人不少,路边有个挺大的亭子,里头三副石桌椅,旁边两家铺子,一家卖便宜的茶水,一家卖酒的,供不同人需求。
远处隔着京城的边界线,还有一家客栈,显然已经形成产业链了。
下人去打听,回来禀告道:“孟家还未离开。”
“咱们去那亭子透透气?”刘婉掀开亭子左右一看,那石亭子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视线也好,来往众人都得从这亭子前头过。
章长卿应了一声,先是一队侍卫过去把亭子一围,借着四个婆子过去打扫,又铺了垫子等物,之后才是两个丫鬟过来扶着刘婉,还有六个在她身后跟着,手上提着食盒茶杯等物,方才打扫的那四个婆子,这会儿又提了小炉子。
这哪儿是送别,这是来郊游的呀。
刘婉心中的复杂情绪逐渐被好笑取代了,“怎么这么大的排场?”
章长卿道:“您儿子是超品的侯爵,又是武宁这等地位超然的封号,又是皇帝身边红人,理应如此。”
刘婉一笑,随即便又是一叹,手一伸,道:“这才巳时,风就这样热了,我记得孟家祖籍宜春,那年老爷还在的时候,曾带着大少爷回去祭祖,来回将近六千里路,初秋离京的,等再回到京城,又是下一个秋天了。”
“她们这老的老小的小——老太太都六十多了,平日里生活又讲究,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