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19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h1>
历史只记载了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
世界政府为什么会组建失败?
关于这个问题,虽然有不少史学家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但并无一人的结论可以得到毫无争议的广泛认可,所以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点开栏目后会弹出子项,里面全是各种论文与讲座视频。
但陈锋统统不看,因为他自己已经找到了确凿的答案。
自从他“死”在BGM中后,听《锋芒毕露》的人变多了。
这首歌的传唱度本来就极高,听众极多,即便八十年过去也时常被人单曲循环。
2123年,他用命秀了全人类一脸,随后他这段音频被选进了世界各国的初中历史教材,成为后世人研究他生平履历的必学内容。
学生们在首次学习这段内容时,后半截的《锋芒毕露》顺带也得听了。
这点小小的变化不断放大,造成的后果就是几乎每代人中的每一个,在其成长历程中都会至少听到一次完整的《锋芒毕露》。
然后,部分性格契合又具备巨大潜力的人很容易迷上这首歌,即便不是最爱,至少也是经常单曲循环的必点曲目之一。
这般现象直到2500年后并未减弱,反而由于陈锋准确的“预言”了外星入侵者的降临,又起了一波大热度。
这代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大多没少听《锋芒毕露》。
一切都如音乐鉴赏素养极高的陈锋所料,这首歌可让有才情的人更自信,更偏执,悄然产生更伟大的抱负与更坚定的意志。
本来这问题也不大,起码在2500~2520年这二十年间没大碍。
2500年开始,太阳系屏障出现,太阳系中开始弥漫的《世外之歌》刚好与《晨风》互相抵消。
2519年末,S菌降临,耗尽入侵者在太阳系屏障中可远程操控的能量,抑制人类情感催生奇怪癖好的《世外之音》停止播放,激化人类情感提高个性活跃度的《晨风》一枝独秀。
《晨风》全太阳系无差别扫荡,《锋芒毕露》点对点突破,两项叠加之后,出事了。
二十六世纪初信息极度发达。
阶级依然存在,贫富差距依然不可避免。
在极端信息化的时代下,执政者的一切小小举动都很容易被无限放大。
但凡能力差点的人,在其位不能谋其职的,稍微被抓出些漏洞便会瞬间传得世人皆知,几代荣华顷刻间付诸东流。
阶层看似固化,实则迭代极快极猛。
固化的是阶层,而不是这阶层里的人,就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方唱罢我登场。
能在这种残酷竞争中爬上各国执政者高位的,无一庸才。
优秀人才可以从《锋芒毕露》中吸收精神,受到感染,追求更极致的自我成就,进一步导致了阶层分化。
优秀的政治家与政客本就擅长煽动情绪,自身的情绪也相对容易受到感染,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锋芒毕露》的影响,个人强者、群体强者、国家种族的自我强者意识形态全方位崛起。
结果就是每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代表在做出决策时,即便努力克制自己,也难免多次出现情绪化的判断。
所以世界政府错过了2520年一蹴而就的最佳机遇。
并且由于人类战胜S菌的过程太过容易,且学者们很快发现了人类的第二次飞速进化,基因唤醒度不断提升,一种狂妄自大的情绪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大国相互间谁也不服谁,不肯让出主导权,坚定的认为自己才是救世主。
大国的意识形态无法协调统一,小国自然无能为力。
陈锋利用个人成就千辛万苦拉扯而成的统一意识形态慢慢支离破碎。
接下来,世界各国竞争激烈化,多次发生战争。
由于头顶大敌的存在,大国之间相对克制,并未爆发烈度超标的世界大战,只各自不断的扶持代言人并爆发代言人间的区域战争,以及大国相互间的贸易战争。
第三世界国家被迫成为代言人,被卷入战争,民不聊生。
自古以来,战争从来都不是温柔的。
连年乱战中,代言人小国免不得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强国哲学被贯彻到了极致,强者越强,弱者凄凉。
即便2687年,各国跳过太阳能光翼,一步到位的建成了戴森膜,能源问题再次烟消云散,世界格局也并无改观。
这近四百年的战争史让陈锋这个始作俑者都不忍目睹,迅速扫过,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但倒也不全是坏消息,在如此活跃的内部竞争驱使之下,人类的科技进步反倒再又提速,譬如他曾使用过的老式机甲早在2650年便出现了。
中间还穿插了近五十年奉行彻底无接触战争理念的纯战舰时代。
只不过太空战争中大型战舰更容易成为重点打击目标,移动不便,作战理念显得过于僵化。
不发展单兵武器,人类个体进入太空环境又毫无反抗之力。
人类的基因唤醒度也一直在提高,单兵的重要性渐渐的又跟了上来。
再加之人类的假想敌又是作战风格无法揣度的入侵者,必须发展多种作战模式。
在种种原因的驱使下,此后与青龙甲、星锋甲、晨风系统相似的装备也陆续出现并被淘汰。
总之,从2530年到2919年的389年历史,是一本大国百姓安居乐业蓬勃发展,小国百姓背井离乡挣扎求存的畸形战争史。
随后,有一个“人”瞬间终止了人类内部的战争,让局面顷刻间天翻地覆。
2919年,剧变骤生,超级智慧——镭自量子网络中苏醒,并向人类打了一声招呼。
它瞬间终结了内战,并掀起了另一场更残酷的母文明与子文明间的背叛之战。
接下来的时代进程陈锋之前便已经看过,不再浪费时间。
他合上史料,开始陷入漫长的思考与自我总结。
他先去分析前五百年历史。
人类依然割据整整五百年,并且即便有他这个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双重领袖的潜在影响,竞争形态依然比过去更激烈。
很可能是他过于认可詹姆斯·迪亚兹导演的竞争理论,在自己一生的成就中不知不觉留下了过于强烈的竞争意识。
也可能是人类天性如此,且随着科技被拔苗助长,越发达越失控。
问题又回到原点,如果有一位伟大领袖指引前路,那么这紧随其后的次级竞争意识可以往纯粹良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