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蕊蕊将这首词上容易穿帮的“汉”改成了“洛”,“李将军”改成了“林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描述了一场战役的全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大军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浴血战败,第三段八句写无奈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暗讽如今在洛国不恤兵士的将军们,同情广大无可奈何的兵士,顺带还用最后一句点出追忆十几年前的大英雄,林蕊蕊的父亲林将军。
林蕊蕊在心里对原作者高适说了一句抱歉,事从权宜。
刚刚落笔坐下。
就听见一位掌柜站在旁边喊道:“点到!”说完,很快就有几位伙计过来收学子们写下来的诗词,学子们的表情大多都不是很好,诗词诗词,有意境,有体会,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的东西。这里大多都是没见过血腥场面的学子,诗词又能发挥得多好呢。
林蕊蕊是最后一个落笔交上来的,自然摆在了第一面,而当高台上的丁知府等人看到这篇《燕歌行》后,几乎都是嗔目结舌,震惊万分。
寥寥数百字,竟然有一股古朴的苍凉的恨极不争的气势扑面而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强烈的悲剧的画面感甚至让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举人老爷心中产生浓浓的痛。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一句,更是让几位在官场上混得不如意的小官员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自己这种小官在朝堂上不就是类似“战士”这种小喽喽么,权臣一句话,自己就要奋勇向前,高层博弈享乐,小喽喽拼命吃亏。
一边看手中的《燕歌行》,丁知府等人一边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林蕊蕊,他们万万没想到,林蕊蕊这个了不起的神医居然对战场也有如此心细如发的体会,更为绝妙的是,还用如此文采将它表达出来,这首《燕歌行》一出,绝对不仅仅横扫蜀城的诗花会,只怕洛阳也无人堪能匹敌,几天时间就会风靡洛国,再出一位文儒。
帷帽少年第一个开口赞道:“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