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年代锦鲤运作者:鸩离
第22页
接着招呼卢永中吃饭,不顾旁人的眼光,直接抓起一只焖得软烂的酱猪蹄儿,呼啦啦的啃了起来。
卢永中看着满桌子的饭菜心疼不已,玉米面才九百块钱(九分钱)一斤,两百块(两分钱)就能买一大碗大米粥,五百块钱(五分钱)能买一盘子花生米或一个比巴掌还大的馒头,一碗阳春面才卖五千块(五毛钱),加一个煎蛋就要多付一千块钱(一毛钱),她点这些吃食就去了五块钱,这等于他们一家人半个月的伙食费。
果然是因为年纪小,不懂得如何节省花钱,就她这么个花法,钱再多也不经用。
可惜的是,他一个外人不好过多说什么,而且人家答应了要包圆自己女儿的手术费,还好心的请自己吃饭,他要在这当头说点什么,就是不识好歹,扫人的兴致,也就忍着什么都没说,拿个包子在手里慢慢啃。
“卢叔叔,你别光吃素菜,多吃点肉啊。”穆秀冬见他只吃素菜和包子,赶紧给他夹了两块红烧肉,撕了一个鸡大腿给他。
自己则啃着一只鸡翅膀,含糊不清道:“这红烧肉可好吃了,瘦肉不柴,肥肉入口即化,猪皮弹牙,味道香浓,回味甘甜,吃着一点都不腻,还有这鸡,虽然是清炖的,不过因为是农家自养,鸡肉紧实肥嫩,一口下去满是肉香,好吃的不得了......”
卢永中被她说得口舌生津,低头咬了一口红烧肉,口感果然如她所说,香郁浓厚,忍不住多吃几口,这才说她:“你这小姑娘,年纪不大,总觉得你见识挺多,你说这么多,以前经常吃肉吗?”
“没有,就是听大人们这么说过,我也跟着这么说。”差点掉马的穆秀冬,心虚的找了个借口蒙混过去后,不再说话,低头沉默猛吃。
卢永中也没起疑,这时代的孩子远比后现代的孩子成熟许多,在父母都工作,家庭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很多家里大一点儿的孩子都会主动分担父母的责任,比如照看弟妹、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儿,他们年岁不大,却扮演起了小小父母的角色,有时候说话做事像大人一样成熟也是情理之中。
两人吃了一个多小时,直吃得肚子浑圆,桌上还剩一半饭菜。
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做生意都很实诚,那些饭菜都是十足的分量,两人使劲儿吃也没吃完。
穆秀冬摸着自己浑圆的肚子,嘴里不停地打着嗝儿,招手让老板再拿两个食盒过来,她把剩余的饭菜全部打包,打算明天接着吃。
现在这么晚了,她回不去尖头村了,虽然知道穆老二他们会担心自个儿,可这时代的电话还没普及,不能直接联络到人,她也找不到人传口信回去。
住在孟家的周团长,倒是有部通讯电话可打,不过她不敢打。
周团长明文禁止,让她不要乱跑,她现在跑到了县里,他要知道了,不得气成什么样儿,只能暂且在县里歇一晚,等明儿她采购好东西回去。
吃完饭,卢永中带着穆秀冬在附近溜达几圈消食,等两人感觉肚子里消化了,也到了半夜十二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