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长秋完全没察觉到身边的繁星在想什么, 他在那儿做柚子醋和柚子蜜,顺带准备做柚子米糕。
这听着东西多而复杂,但是其实上手做起来还挺简单。
柚子横刀切成片,连皮带肉全部都用得上, 一层肉一层土蜂蜜, 直接切割铺好,然后把玻璃瓦罐封起来, 接着只需要等待柚子和蜂蜜自然起反应, 柚子被蜂蜜腌渍出汁, 固体慢慢变成粘稠金黄的柚子蜜。
大约半个月之后,柚子蜜就能吃,到时候打开玻璃盖子, 舀一勺被腌渍入味、又软又香的柚子蜜, 直接冲水喝,润肺沁脾, 通肠滋润, 不但好喝, 而且对身体也很好。
直接抹面包或是盖在布丁之类的吃, 里面软掉的柚子皮咀嚼起来有浓郁的柚子香气, 因为腌渍入味,咀嚼起来里面腌渍进去的蜜汁会冒出来,十分香甜, 搭配脆脆的面包, 喜甜的人绝对会吃的停不下来。
杜长秋之所以这么有经验, 是因为柚子蜜曾经是繁星的最爱,因为杜长秋不肯给他吃太多,怕他吃齁到, 这家伙还曾经偷偷潜入厨房,独自打开罐子把柚子蜜干吃完,没错,没加任何东西直接干吃。
吃完这家伙擦擦嘴就回去睡觉,杜长秋一觉醒来,家里管厨房的管家吓得差点当场上吊。
这回杜长秋刚好看到小岩村里后山坡的柚子,恰好好像是老田婶家里的柚子林。杜长秋就跟老田婶说了一声,老田婶说,那柚子是家里男人当年种的,那几年柚子好销,两个人年纪大了,家里田地多,孩子却都出去上学上班,根本种不完。
但是田地荒废着也不忍心,当时老田婶的男人就想着,那干脆种点水果,这水果打点起来简单,种下去定时除草打药就好了。
结果当时很是花了一笔钱,特地买的半大树苗,还有两三年就能结果实的那种。当时想了很多,生怕柚子结了之后销路没了,结果没想到,全是白担心了。
那收柚子的水果商人倒是每年都来,但是问题是老田婶家里种的柚子好容易第三年结果了,柚子一个个看着就不对劲。当初买的时候说是果子最少人脑袋大,最大能长到足球篮球的大小。
但是结果的时候才发现,果实别说人脑袋了,一个个最多两个拳头大,只比大橙子看着大一圈,看着就像是完全没成熟一样。
可是明明是长足了周期啊!
切一个,酸的五官都能直接皱在一起,完全不能吃!
两人抱着不肯放弃的心情尝试到了秋末,才总算是试出来了,这柚子比普通的柚子成熟周期晚一点,且个头就是这么小。完全成熟后不会一口酸的人灵魂出窍了,但是还是非常可怕,压根就不能当水果吃。
收柚子的水果商每次来都要试吃,这柚子一入口差点把人送走,当然也就卖不出去。
每年卖不出去,送人那都显得是要害人一样,最后种了那么一小片柚子林,足足十来亩地,结果最后每年几万斤柚子,全都烂了。
可惜是可惜,可问题是这玩意儿真的没人能吃,老田婶舍不得东西,每年还摘点做柚子水下火,但是他们老两口一年能吃几个,还不都烂在树上。
杜长秋当时去清理地的时候,当然也顺手清理了老田婶那块柚子林,前几天柚子熟了,杜长秋就想试试,看地清理干净之后,这个柚子会不会好吃点。
结果一摘回来,切开,就发现这柚子的香气特别浓郁,闻着只让人觉得心神一振。
大家都被香气吸引,孩子们纷纷跑过来蹲着等杜长秋给分柚子吃。这小半年来,村里人都习惯了晚上聚在关家小厨门口看电视电影,村里人口简单,孩子们在这等着吃东西也没大人特地叫。
有大人闻着香,还凑过来拿。
结果所有人拿起来一进嘴巴,同时酸出了痛苦面具。
老田婶,你家那块地是不是有毒!其中一个嘴欠的年轻一些老叔就忍不住开口,惊恐地说,怎么今年家家户户米和菜都变甜变好吃了,你家这个柚子还变酸了!
呸呸呸,你家地里才有毒呢!这柚子树没人打理,自然不好吃,和我地有什么关系?!老田婶不反驳柚子难吃,但是地他们两口子种不起了,日后孩子们还得种,自然不许人说这种不吉利的话,瞪眼就喷了回去。
乡里老婶子的战斗力,一般人都不敢轻薅虎须,那老叔就不敢说地了,只嘟囔:这柚子酸的邪门,寡妇吃了都能活生生酸出娃儿来,啧啧啧关娃子你别吃了,你想吃柚子,明儿叔我下山,我给你带两个来。
没事,我就尝尝捏。杜长秋自然不会让人带,他也被柚子酸的不行,一把抢走了繁星也打算尝试的柚子,但是刘秘书几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酸的直接整个脸都皱在了一起,吐出来就疯狂在漱口。
当时大家晚上的话题都变成了老田婶家那柚子多么可怕,连好看的电影都没引起那么大的讨论,成为了最佳C位,就知道这柚子得多酸。
但是杜长秋当时就尝出来了,这柚子酸是酸,但是柚子香气非常浓郁,且酸味不是那种非常难受的酸,而是水果那种独特清透的新鲜酸香,同时带着十分霸道的柚子香气。
这种柚子绝对不适合当水果吃,但是如果拿来做柚子味的衍生品,绝对是绝佳上品!
这也是今天杜长秋摘了一背篓柚子回来的原因,他这会儿问了繁星,就开始洗柚子做蜜,繁星喜欢柚子蜜,杜长秋就做了好几种配方,有用蜂蜜的、也有用黄糖、红糖。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糖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做这么多?
但是其实稍微懂一些厨艺的人就会知道,糖的口感其实是有极大差别的,做某些东西,说了用蜜糖,就必须用蜜糖,说了用冰糖,那就必须是冰糖,就是因为,那些细节当时觉得不一样,但是发酵之后,有时候会有南辕北辙的效果。
比如当初那碗神仙鱼,柴玉会觉得,其他人的神仙鱼都好像差点什么,杜长秋做的,他就觉得那色香味全都到了。
这里面有什么差别呢?那就是,一道神仙鱼,从用的鱼开始,长度、大小、放血去腥的手法,就已经开始拉开差距。
说了要用野生一年大小的野鲫鱼,就必须是这么大,说了是一臂长短,就必须是一臂长短,放血干净,悬挂的高度、鸡汤的母鸡用的什么大小、又是怎么处理
这些繁琐的细节,都需要不断地尝试和磨合。有时候光是灶台的改变,都得要求厨师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因地制宜地调整,才能保证发挥正常。
杜长秋在看到这个菜的时候,从产生兴趣到最终研究出自己满意的成品,中间足足用了三个多月。
这还是他的厨艺和经验本身足够的基础上,所花费的时间。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道菜只有口耳相传,没有特别明确详细的做法,或是做法准确来说并不太正确。起码杜长秋按照菜谱所说的方法复原时,发现按照那个做法和比例,鱼肉绝不能烂透脱落,也不可能鲜香浓滑的恰到好处。
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更多的厨师,除了对自己要求极高的那些。其他的人会觉得去腥好像没做好,不过差不多也行了、鸡汤好像也没炖好,但是也不差,可以用了、火候好像也不太精准,有些肉已经煮烂了,但是大多数还是很嫩,好像也可以了
那些看似差不多的细节,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就会差一大截。
最后一道鲜香滑嫩的滋补神仙鱼,那股子唇齿留香的仙气完全找不到,变得浓淡不一、汤里鱼腥味盖过鸡汤的味道,甚至可能一口鱼肉入口,干柴无比,让人对老汤的浓滑印象都变成鱼肉难吃的唯一记忆。
虽然这些细节做到顶峰十分考功夫,但是厨师走到最顶峰的时候,拼的就是这一点点敏锐和对自己的高标准。
就像杜长秋的鱼肉面为什么做的好,那是因为当年被潘老拎着锤肉片锤出来的技术。当初为了练习把肉锤到透光而不散,提起来还能摇摆,那都花了足足一两年的时间。
这也是杜长秋耐得住寂寞,常年练习其实非常枯燥,要不是杜长秋自己常年就是泡图书馆蹲实验室的人,只怕根本没办法耐得住性子,光一个混肉馅锤肉片,都能练出这个程度。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