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411章 尾声——结局【01】</h1>
昭熙二年,如今的大秦呈现出了更加繁荣昌盛的景象。
因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农民的劳作更加轻松,收成也好,生活比从前富足了很多,所以就算是商人赚得更多,农民却也不会因为生活困苦铤而走险去做别的行当。
商人和小商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成为了农民之后,帝国的另一大税收力量,朝廷不但不再抑商,还会颁布一系列保护他们的政策,并且多修路同时拓展海上运输线,为商业往来提供各种便利。
同时朝廷也注意对百姓们进行文化熏陶,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意识,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觉文化人更加高雅有派,会不由自主地就尊重读书人,尊重知识和文化。
在文化传播上,朝廷也大力发展了地方学校,所有的小孩子只要不是家里揭不开锅的都需要读书到十岁,地方政府会给与一定的资助,免收他们的学费,这样以来倒是也大大地提高了大秦过的文化普及程度。
从前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现在却能学到十岁。
从五六岁学到十岁,却也足够他们将日常所需的一些常用字学会了,以后看政府告示、算账、记账、写信等都不成问题。
一般人家只要条件允许,都会想让孩子多念两年书,哪怕不是读书的料,却也需要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