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是你一个小弟子能管得了的,赶紧吧,家主让你去史阁把册子拿过去,耽误了时辰家主又开始生气。”
“琼公子也真是的,家主那么操劳,他也不知道帮着照顾点。”
那人叹了一声:“谁让咱琼大公子不争气,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争强斗勇。要是琼大公子有那千钟粟韩林一样能干,咱督守府不至于一直还得受他千钟粟的气。”
“谁说不是呢,”声音突然笑了,“但也快了吧?”
“不好说。”
两人的声音渐渐远了,肖兰时一把抄起米缸里吃了一半的窝窝头就追上去,头发里夹着的茅草也一颠一颠。
没一会儿,史阁两个暗黄色的大字出现在肖兰时眼前。
他躲在角落,约摸着小弟子走了,哗啦一下钻进去。
吭哧一声。
大门紧闭,门外地上停着一根蜡黄的稻草。
-
史阁内,架几案林立,满屋子飘逸的书墨味让肖兰时本能地想要干呕。
他本以为不羡仙放书册的地方已经够多够恶心了,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有机会来到这样的地方。
简直要直接把他送走。
肖兰时应着头皮走进去,眼睛在密密麻麻的书卷中摸索。
终于。
他的目光停在庚寅的纪年上。
那是十年前,他在萧关,和卫玄序初遇的那一年。
也同样是他和寻安彻底失联的那一年。
除短居萧关不足七日的旅客外,凡是在萧关停留七日及以上的人,务必要在人口志上留下印证,其内容包括原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群。
肖兰时的指头在一卷卷册间跳动着,寻找记录寻安那支坦达人的外籍册子。
萧关这地方商贸不发达,地理位置又偏北,不像元京,几乎很少有外城的人来常住,因此对于外籍人群记录格外严格。
凡是在萧关谋生并满一月及以上的外籍人,不但要记载详实的身份信息,任何长期离城、移居也要被记录在册。
肖兰时记得很清楚,当时卢申一伙后林贼被绞杀后,李家东城大街工事也停了下来,并移交给督守府和千钟粟代为修整,一边给了旧东城百姓补偿,一边也顺势将新东城大街的范围扩张了整整一倍。
许多人得了补偿,但却没有了落脚的房子,一部分人决定接受督守府的安置,接受了更为陈旧的屋舍定居,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出走萧关,到其他城镇去。
寻安那一支坦达人,正是后者。
当时寻安跑到不羡仙来,一脸激动地告诉肖兰时,有元京的大家看中了他们的气力和忠实,愿意收留他们去守一块田。他还和肖兰时约定,发迹了之后来不羡仙探望,可后来寻安再也没了踪迹。
再见面的时候,寻安已经成了怪物。
忽然,肖兰时的目光锁在一本蓝色的书本上。
良久,厚如掌宽的黄色书页被肖兰时一页页地翻过,甚至连旁边的黑字小注他都没有放过。
肖兰时抖着手指掀过最后一页。
上面朱红的陈旧字迹写着:庚寅全年终。
终?
肖兰时指尖掐着书页,指头因用力而微微泛青。
一向策入严谨的萧关,竟对坦达那一支几百人的外来异族,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为什么?
案几架上的长明灯不知怎么,忽然跳动一下,在朱红的字迹上跳动着狰狞的灯影。
一股无形的寒意笼罩在肖兰时心头。
啪一声,他放回书卷,又低头在令一侧的架子上寻找。
内籍册。
书页纷飞见,肖兰时脑海中迅速闪过一种又一种可能性。
听寻安曾经说过,坦达人身体素质极强,天生灵力雄厚又十分重视忠信,一向是各大家族争相纳入的门徒。
可寻安那一支坦达人不一样,他们生来就无法结成内丹。
一群极其团结并且无法结成内丹的异族人,为什么元京会有大家族愿意接纳他们?
寻安那支族人原是在云州一带,后来因战乱逃到萧关定居,全族一向行事低调谨慎,为什么远在元京的大家族,会知道萧关有这一支无名的异族?
当时被关在后林的时候,他们的首领也献祭成为灵鹫,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关联?
忽然。
肖兰时的手停住了。
被人揉皱了的书页上,停着一行字。
庚寅年腊月二十九,坦达异族正式收于萧关韩氏,归为外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