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妹张了张嘴,还是小声道:“这又买电视又买车子还装电话,会不会太招摇了些?”
“不招摇照样被人惦记,索性咱们就放开手脚,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吧!”绿真忽然大声道。
小地精的声音豪气十足,成竹在胸。
她平时都是笑眯眯软乎乎的,忽然说这么硬气的话,大人们都怔了怔。可不是嘛,一个孩子尚且有如此勇气和魄力,他们还怕啥?
于是,大家都不反对了,得,干就干!星期一办完挂靠手续,崔建国直接上市邮局和电话公司交钱,下午就有人来安装电话机了。当然,他不会开车子,不然还挺想把大黄发开出去过过瘾的。
没两天,电话线通了,所有人把电话号码背了几遍,熟记在心,以后啊,哪怕是去到外省,有困难也能打回家了。甚至,为了伺候这部昂贵异常的小家伙,黄宝能家大小子干脆直接搬来厂里住,就睡电话机旁。
众人大笑,这小子急啥,电话机自从安上还从没响过呢。
崔绿真写出去四面八方报信的信,北京和广州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打回来呢。
几个孩子好奇的拿起听筒,听着里头“嘟嘟嘟”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来自地心的心跳,一个个兴奋得哇哇大叫!这日子啊,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啦!
而,黄永贵打去各大供货商那儿报信的电话,很快就收到了回音——电话响了!
一开始是两天能响一次,后来是一天一次,最近直接到一天两三次!有供货商的,也有老客户的,因为彼此信得过,直接在电话里下单,黄大小子拿着笔“唰唰唰”记录下来,客户姓名,联系方式,皮包数量,要求,价格,交货时间……记完再给对方念一遍,核对完毕,马上生产!
当然,这是对双方都能信得过的老客户,新客户或者信誉不行的,他软磨硬泡也要让人亲自带着钱过来一趟。这小子虽然只念到初中,可嘴巴实在厉害,跟当年的刘向前有得一拼,自己拉来不少单子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除了讨论电视剧,大家又多了一个话题,电话机和这位繁忙的话务员。正说着,黄卫红这话务员又跑来了,“黄老师,找您的电话。”
黄柔已经走不了那么远了,崔绿真自告奋勇去帮妈妈接,她以为是妈妈的学校打来的,还揣上个小本子,如果有什么工作交接内容的话,她一定把每一句话记下来。
厂房离家不远,跑快点二十多秒就能到达。
可谁知接起电话,里头却没声音了。
“喂?请问是哪一位老师找我妈妈,我妈妈不方便,我来帮她接,我会转达给她的。”她甜糯糯的说。
电话里只有电流的“滋滋”声。
她疑惑极了,莫非是等不及就挂了?可这电话看不见归属地和来电号码,也不知道是谁打的,就算要回过去也不知道该打给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