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作者:老胡十八
第605页
幺妹不明白她为什么给她戴高帽子,只是下意识的反驳:“姐姐工资已经很高啦,我以后要能有这么高不知道多高兴呐!”大河诗社现在出了基本诗集,销量相当不错。
随着文革结束,解放思想的浪潮袭来,文化界也迎来一波爆发式发展。一方面,业余时间多了,但凡是识点字的,都喜欢搞点诗歌小说来看看。另一方面,原本被打压的知识分子一朝得到平反,对文化的需求非常旺盛,几乎是“如饥似渴”的状态,大河诗社又声明在外,但凡一发新诗,外头的粉丝就开始排队,买买买!
同一本诗集,已经加印五次啦!
销量就是效益,短短两年半,效益已经快赶上一个小厂了。杨美芝的工资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一百多块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工资啦,再加她经营的小卖部,一个月怎么说也是三四百的进账,十足小富婆。
可惜啊,杨丽芝只有羡慕的份,因为她姐的钱是她姐的,她爸妈都摸不着,更别说她啦,跟她要五角钱的零花都得逼她写欠条哒,呸!还亲姐姐呢!
幺妹跟好朋友同仇敌忾,心里悄悄叫了三声“周扒皮”。
“你听见没?不出声我就当答应了啊。”
“啥?姐姐说啥?”幺妹一愣,她刚才没注意。
“我说,我昨天才知道你爸爸牵头搞物资交流会的事儿,报名已经来不及了,你帮我跟你爸说一声,给我留个摊位,不需要太好,前排三分之一左右就行,啊。”
最前排,许多人都不会急着买,心想后头还有更好的呢;太靠后,人流量变少,顾客也视觉疲劳了,总觉着自己错过了最好最便宜的;唯独前三分之一,顾客逛得差不多了,购买意愿也比较强……幺妹一愣,那不是最好的位置吗?
而且,她怎么感觉美芝姐姐这么理所应当呢?
“对不起姐姐,展位已经全排好了,但还有一百多个无主的,在后排,你不嫌弃的话到时可以早点去看看。”
杨美芝一愣,“不是你爸排的嘛,就让他给我挪一个,咱们多年老邻居,我又给你们家诗社打工,这……”
幺妹生气了,“第一,我爸做不了主,位置是按照回信顺序排号;第二,诗社也不是我们家的,是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姐姐你怎么能……”
她一板一眼,正正经经的反驳,把杨美芝弄得不好意思了,“打住打住,我又没说啥,瞧你这认真样,咱们两家这么多年的关系,就帮个忙也不愿……算啦,我自个儿找别人去。”
幺妹可以肯定,她这哪是昨天才知道消息,明明牛屎沟那么闭塞的地方都早知道了!估摸着一开始是不看好爸爸的主意,以为闹不起水花,眼看着阵仗一天比一天大,邻市都知道了,她开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