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实在是……我张家祖训就是问心无愧,而今我做了这样的亏心事,要是阿弟过得不好,我也是活不成了。”
他粗糙地擦了擦脸,鼻子眼睛都是红通通的。
李文斌当然也知道他的愧疚,边拍着儿子的背,边起身走过来道:“阿嫂,莫再自责了。我现在很好,真的。”
“这真是万幸,大郎,阿嫂谢谢你!我——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总之,你们好好过日子,我死了才敢去给阿父阿爹磕头啊。”
张河口拙了,脸上却满是真诚。
贺林轩也笑起来,“阿嫂就听勉之的吧,别再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说着,他再请张河坐下,说:“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不如我去给阿嫂倒碗茶来,你与勉之说说话。今日就留在家里用午饭吧,我这就去准备。”
张河连说不用,也不坐下,只说:“看到你们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别忙这些,我这也得赶回去做饭呢。”
说着话,他的双手在衣服上搓了搓,看着孩子道:“那,我先带诺儿回去吧?”
昏昏欲睡的孩子听到这话,猛地警醒过来,浑身僵硬地抱住阿爹。
李文斌忙安抚他,询问地看向贺林轩。
一大一小的桃花眼,一个装满小心翼翼,一个就像个小狼崽子似得布满凶光。贺林轩看得直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孩子稚嫩的脸。
他摇头说:“不了,本就该早些接孩子来家里,怎么好再麻烦阿嫂。”
“可是……”
张河左右看了看这空荡的屋子,不敢说破让弟婿难堪。
贺林轩却不介意地对他笑了笑,“阿嫂别担心,孩子的东西我事先也准备了一些,他住着没问题。”
顿了顿,他郑重道:“我不会让他们父子俩跟着我吃苦的,阿嫂,请你放心。”
“哎!”
张河应了一声,喜形于色。
临走,见李文斌要送他,张河忙拦着。贺林轩也说:“我去送阿嫂就行,你和孩子坐会儿。明日回门,再让你和阿嫂好好说话。”
张河本也不要他送,贺林轩却说:“回门的规矩我还不清楚,就让我和阿嫂取取经吧。”
张河听着高兴,摆手让一路跟着到了篱笆门前的李文斌回去,自己则和贺林轩说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讲究,都是一家人,不必说那些个虚的。只要带着鸡蛋或是旁的手礼,让乡亲们别看见你们空手回来就行了。”
张河言简意赅地说着。
他和李文武成亲是在京城,那时候两家人的规矩很大,自然和这里不同。不过这些年他也看得多了,难不倒他。
贺林轩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一路把张河送下了山,他才状似不经意地提起来,说:“阿嫂也知道我在村里的情况,他们虽然不喜欢我,可眼睛总盯着要看我和勉之的笑话。”
“这不,昨天我给刘阿么谢媒礼,花了二十文铜板还不凑手,还给了一只老母鸡,半扇子樟子肉,还有一些旁的野物。”
“村子里应该也有人看见了。我若是胡乱提着一篮子鸡蛋带勉之回门,怕是要让人说我贺大郎小气,轻慢了岳家。”
“什么?!”
张河失声叫出来,接着一拍大腿咬牙道:“你别糊弄我,肯定是刘氏那老贼问你要的吧?他还真要的出口啊,欺负我们家没人了吗!”
“阿嫂别生气。”
贺林轩一脸苦笑地说:“刘阿么怎么说,也是我和勉之的媒人。你知道他一向和其他阿么很有话说,你可莫要去找他,回头该说勉之的不是了。”
张河冷哼一声,他当然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刘氏,不过贺林轩说的也有道理。
那姓刘的嘴碎得很,又是媒人,一个弄不好让他编排起勉之的闲话,村子里那些愚民没得就要听信了。
张河怎么说也是在京城大族里长大的,不会没有一点城府,眼珠子暗暗一转就有了主意。
不过他没和贺林轩多说,只道:“我们家不图那些表面上的风光,没有这一回,村子里看咱家笑话的也没少过。你听阿嫂的,带一些趁手的回来就行。”
贺林轩掩住了眼中的精光,憨厚地应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