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听了胤禩前面一句话,心里头可以说是一半是火一半是水,直到后面这一句话听了,这水啊火的才消退了,人也冷静了下来。
胤禛看着胤禩坦荡荡的目光,越发确定这人的意思恐怕真是自己想的那样了。只是这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主意?
胤禩见胤禛逐渐温暖起来的目光,知道这人是明白他的意思了。说实话,他的这个举动确实挺会让人误解的。
胤禛才说:“虽然她是内务府出生的,只怕也不顶用。”
胤禩笑着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这么多人这么多线,也要用起来才知道,好不好用,是不是?再说她们来了以后,一体事情都在这殿里了,再来还有我呢,爷总应该信得过我吧。您就放心吧,十个月后等着做阿玛。”
胤禛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她如此作为自然是为了他好,只是若让那些个奴才自此得了势,她自己以后却要如何自处?博尔济吉特氏虽然是蒙古的大姓,可她这一支却不是什么嫡系,况且这个姓氏多半是在外为官的。罢了罢了,她既然一心一意为自己着想,以后他也一心一意待她也就是了。难道那些个奴才还能翻出他的手心去?难道他以前内务府的总理是白做的不成?
胤禛想好了才说:“那你就来办这件事情。他塔喇氏的话也不要尽心,还是要相信我们自己的眼光才是。而且这些奴才的水深的很,你莫不要把她们当成你带来的奴才一样对待。”
胤禩虽然知道他是一片好意,只是听了这话,心里依旧不痛快,因此说道:“我们这里这样的奴才难道还少?您看到我可是办的不好了?”
胤禛想想也是,这人控制奴才的手段倒也不错,到了现在那些根基浅的奴才只怕都被她制住了,而那些根基深的只怕她也监控着。
胤禛才笑着说:“知道你的本事。只是什么事情都大意不得。现在多少人盯着呢!这一次你说要选人,只怕又有人要乘虚而入了。”
胤禩也笑着说:“我倒也想将计就计来着。不过他塔喇氏的肚子可不是可以开玩笑的,所以这些人等我们只有拒之门外了。不过倒也可以看看,有哪些人起了这不要命的心思。”
胤禛听了一笑,这倒和他想一块去了。因此就笑着说:“所以这最后啊,我们不若请皇太后来挡一挡?”
胤禩心里想这人倒是会利用人,但确实是一条好计,就笑着说:“皇太后还让你明天去呢。说是要给刚刚上朝的小十二鼓鼓劲、定定心。”
胤禛听了很是楞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必定是身边的这人给皇太后说了什么了,不过这也真是他现在需要的,圣宠不断么,也就摇头笑笑,不揭她的老底了。
胤禩又说:“不若过几天我们瞧好了,您自己去和皇太后提这件事情去?”
胤禛就点点头。
胤禩又幽幽的说:“我去提啊,总显得不对劲,还让人误会我别有用心什么的。”
说完了幽幽的瞅着胤禛。
饶是胤禛练就了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的功夫,在胤禩这样的眼神下也有了点不自在。再加上这事情本来就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面上就带出来一些羞赧的神色来。
胤禩又忙着自己找台阶好去下,就佯说:“下次可不能这样想我了。不然我可委屈死了。”
胤禛立即接上说:“哪里还有下次。要我说,这些事情你都一体办了,下次连我都不用问了。”
胤禩趁机奉承:“这人情达练还要看您,我啊,在后面拾人牙慧就行了。”
胤禛也趁机奉承胤禩几句,这话题才算过了。
《下一个传奇》沈尹白v有人多事了v最新更新:2011092108:00:00
这一天晚上,两个人在被窝里又一块合计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然后又谈论了胤禛第一天上朝的所见所闻,才一起歇了。
第二天送了胤禛去上朝以后,胤禩就吩咐魏全泰叫他去找他塔喇氏,并嘱咐了一番,才让魏全泰去了。要说如今魏全泰去找人是最合适了,他是首领么,是十二阿哥的人。
然后胤禩才重新理妆去了慈宁宫。
一进慈宁宫,看到皇贵妃还在,豫妃却不在,胤禩就知道这是皇贵妃和皇太后进行了重要的谈话了。不过他现在进来了,这谈话自然也就结束了。
胤禩上前见礼。这礼还是要行的。
皇太后难得的给胤禩赐了座,一般来说,胤禩都是只有站在的份,因此胤禩这一坐就知道这是有让他为难的事情要让他接受了。
果然,皇太后笑眯眯的说:“你来的正好。我正和皇贵妃商量你的事情呢。”
胤禩一惊,还是笑道:“我的事情倒让太后娘娘和皇贵妃娘娘受累了,我心里真过意不去。只这些小事我按着太后娘娘和皇贵妃娘娘的主意去办了也就是了,何苦还要劳动两位这样为我费心呢。”
胤禩说话间笑盈盈的从皇太后那里掠到皇贵妃那里,果然看到皇贵妃神情一滞。哼!皇贵妃必定要想是不是自己早已和皇太后串通了,做了套子让她来钻呢。胤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而且胤禩很自信皇贵妃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皇太后和皇贵妃明显不是一家的,所以皇太后肯定是说话留三分。
当一个人怀疑这其中有圈套的时候,她就可能要放弃原来的打算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的不仅是勇气,这背后更多的是你不得不向前的严峻形势。
皇太后听了胤禩的话,还笑着对皇贵妃说:“这孩子就是贴心,什么事情都想着我。”
皇贵妃只有陪笑,才说了一句:“十二阿哥福晋的孝顺是大家都知道的。”
胤禩害羞状。
皇太后才正色说了:“不过这件事情呢,还得是我替你办了。我知道你素来谨慎小心,为人也是最要强不过,但这事情你毕竟没有经验。他塔喇氏这怀的是十二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我们小心点也不过。所以我就让皇贵妃送几个人来,到时候你和我一起挑挑,在他塔喇氏身边放上两个,你自己呢,看着好,也挑几个。”
要说没有胤禩前面的铺垫,皇贵妃肯定会认为这一番话是皇太后是在劝胤禩。可是被胤禩那么一搅和,皇贵妃恐怕心里就会想这是不是皇太后在做戏给我看呢?
胤禩等皇太后停下来才说:“这是皇太后怜爱十二阿哥和我呢。我也正想着这事情呢,这孩子的事情就是更小心点也是应当的。他塔喇氏身边也没几个妥贴的人,太后娘娘和皇贵妃娘娘这是给我雪中送炭呢。不过我这里就算了,每个人身边有多少奴才都是有例的,我也不好破了,不然倒叫太后娘娘和皇贵妃娘娘为难。”
皇贵妃眼神微微闪烁,而皇太后眼里拖出慈爱来,亲切的看着胤禩。
胤禩娴静温和的笑着,脑子里却不停的转着念头。不知道这是皇贵妃提起来的还是皇太后提起来的?皇贵妃只怕不敢这样明目张胆,那么这是皇太后提的了。皇贵妃毕竟管着这后宫,这事情让她去办,然后由皇太后来拍板虽然说也是常规。可是这是什么事情呢!一个皇子的侍妾有了身子,皇太后要亲自送两个嬷嬷来。这个侍妾是什么身份了?这两个嬷嬷又怎么对待呢?虽然说他和十二阿哥有打算最后打打皇太后的牌子,挡掉一些人。可是不是现在这种方式啊。皇太后可真是会下人面子啊。想到这里,胤禩心里深恨!
胤禩停了停才接着说:“只是我想这两个奴才毕竟是去侍候他塔喇氏的,因此我想求太后娘娘一个恩典。这人是不是也让他塔喇氏也过一下眼。奴才们侍候的好了,她也好舒心养着,这十个月以后,太后娘娘准能抱上一个曾孙子。”
皇太后看了胤禩一眼,才笑着说:“这也是应当。这人和人之间也是有缘分的,有些人啊一看就投缘了。”
胤禩微微而笑,目的都达成了就不用说废话了。
皇贵妃见胤禩不说话,只好奉承皇太后:“太后娘娘真是金玉良言,我可又学了东西了。”
皇太后哈哈一笑:“你啊,也是好的。这宫里多亏了有你操持。”
皇贵妃拿帕子按了按眼角:“奴才这是应当的。太后娘娘和皇上对奴才如此恩重,奴才自是粉身碎骨也难报。”
皇太后又安慰皇贵妃:“你也有福气。如今公主们也都大了,是时候操心她们的事情了。她们虽然是大清的公主,可也是你的女儿,你也好好给她们相看相看。”
皇贵妃低声说:“是。奴才领得。”
皇太后这才说:“你去吧。让十二福晋陪着我就是了。”
此话一出,皇贵妃行礼的姿势到了后半茬才流畅了起来。
胤禩心里想恐怕皇贵妃已经料定皇太后和他合谋了。
皇太后单独对胤禩说:“你不要多心,这人是我提了要给你添的。生孩子这个事情啊,你没经历过不知道,这女人生孩子那真是一只脚进了鬼门关。”
胤禩装样子露出一些害怕来,皇太后看了又笑了:“也不要害怕。那么多女人生了孩子,还不是好好的。”
然后才正色说:“这新添的人,你也放心,有我呢。”
胤禩面上如释重负的样子,心里腹诽有你才糟糕呢。
现在还要想着让十二阿哥知道这消息。唉,真是多事啊!
胤禩回到撷芳殿后,佯装不经意的看到了高从云,然后又盯着他看了好几眼。
高从云从来不是傻子啊。他立即上前请安了。
胤禩就站住了,微笑着对他说:“这几天怎么没见你跟着十二阿哥?莫不是又偷懒了?”
高从云一听,确定这福晋是有话要对他说有活要他干了。因此,滑稽的叫道:“福晋哎,奴才那里敢偷懒呢。这差事都是魏首领安排好的。奴才这两天负责清扫了,只是今儿的活奴才干好了。”
胤禩又说:“既怎么着,你且替我跑跑腿。”
高从云一声:“得勒。”就跟着胤禩去了内殿。
胤禩对高从云说:“皇太后要招十二阿哥说话。我担心天晚了凉,你帮我送件衣服给十二阿哥去。另对十二阿哥说,是我说的,皇太后慈爱,连我们刚琢磨的事情也替我们想了,请十二阿哥多陪皇太后说说话,也是我们的孝心。”
高从云从绿珠手里接过包袱,躬身应诺去了。
胤禩心里长叹一口气,真是形势逼人啊!只是这都是什么事情啊!胤禩感到无限郁闷!
胤禛比平常回来的晚一些,穿着胤禩送去的大衣服。
胤禛进门就问高从云:“福晋做什么呢?”
高从云:“福晋写字呢。”
胤禛又问:“一天都在写字?”
高从云:“写了有一会儿了。”
胤禛就穿着大衣服进了内殿。
胤禛进了小书房,胤禩真好搁笔准备净手。
胤禛一见就说:“你还写你的字。不要因着我断了你的兴致。”
胤禩还是搁了笔,让翠宝服侍着净了手,才笑道:“我也够尽兴了。再说了,怎么不能把您晾在边上吧。这像什么?”
胤禛也由着胤禩服侍去了大衣服,边净了手边道:“今儿,多亏了你送这大衣服过来。”
胤禩将衣服递给一边的绿珠,只微笑不语,知道这是他承了自己的情了。
胤禛见着人都退出去了,才握着胤禩的手说:“你放心,皇太后那里的事情我已经回绝了。”
胤禩一惊,这不太好吧?
胤禛看着他的神情一笑才道:“又不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奴才,现在有了身子,略娇贵一些也就是了。怎么能劳动皇太后赐了人来,服侍她呢!”
胤禩想这人想法倒和自己一样,回绝了也好。又想这人只怕多半是为了他的面子,虽然他也浑不在意,可是毕竟是有人替他着想,他心里也暖暖的。
胤禩就说:“怎好拂了皇太后的好意?皇太后如此为十二阿哥着想,已是别人求也求不得的。您这样一说,皇太后岂不是生气?”
而且皇太后生气了,还不是要出在我身上?后面这一句只在胤禩心里说说罢了。那却也是实情。自投身到这里以后,他是明白了这婆婆能给一个媳妇多少气受,况且他面对的这一个还是皇太后。
胤禛听了,也往后想了,这皇太后虽然给他说服了,但是心中只怕还是有点小小怨气,这恐怕还是要发散出来的。自己是肯定消受不到的,不过自己的福晋只怕是难说了。
胤禛拉着胤禩在一边一起坐了,才说:“都是我虑的不周,只想着回绝了。虽然对皇太后说了,这一来只怕是恩宠太过折了福气,二来是我已经打算让他塔喇氏家自寻了人来,皇太后看着同意了但到底辜负了她的一番好意,总是不妥。你明日里拿了东西去孝敬孝敬皇太后,好好陪着说说话。”
胤禩也只能点头,说:“我那里有一样好事物,本想着等着皇太后大寿在呈现的,现如今就拿去用。”
胤禛一听也来了兴致:“哦,我先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胤禩叫在花厅侯着的绿珠去取物件来,又亲手奉与胤禛看。
胤禛一看,却原来是一幅织锦绣成的无量观世音像。虽然说合适,却也不过尔尔。
胤禩在旁边说:“爷可看出什么了?”
胤禛听着这话好像有他意,因此就用了目力看去,一看就觉得这观世音的眼鼻有点熟悉,这一来胤禛就想通了。原来是巧取了这一点。
胤禩见胤禛回头对他笑,就知道他看明白了,因此也笑着说:“这其中是有巧取之意。因此这时候献上去却也好,免得被隐没在众多的卷册中,显不出意思来。”
胤禛伸手卷好了画轴,才说:“这是怎么得来的?”
胤禩微微一笑透着点自豪了:“是我画出来的,叫人绣了。”
胤禛就问:“什么时候画的,我怎不知?”
胤禩趁机卖乖:“您这一去木兰就一月有余的,我还不找点事情做做啊?想着您回来没多久就到了皇太后圣寿了,这个时间又有空闲,就先叫人准备起各色事物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胤禛也讨好的说:“你费心了。以前只是我一个人,向来是略尽一点心意罢了。这回子倒叫你操心了。”
末了又才转回来说:“只怕他塔喇氏家的人近日就来找我了,到时候你费心点,选了两个人上来。”
胤禩点点头。
胤禛又说:“如今也只能这样了,我们一步一步来。”
胤禩想确实也只能这样,毕竟很多事情还是皇帝一手掌控的,皇帝可以让你的世界在一分钟内从天堂变成地狱。他们现在还是不得不步步谨慎啊。
胤禛和胤禩一样想着前面充满危险却不得不走的路,一时间气氛还真是沉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二人才重新说起来。
67圣寿风波
第二天胤禩带了准备好的东西去了寿康宫。在十二阿哥亲自画的以及十二阿哥福晋亲自绣的双重作用力下,皇太后比较愉快的接受了礼物。然后胤禩又巧妙的点明了这绣像其中的奥妙,皇太后重新对胤禩和颜悦色起来。而且对胤禩说,选嬷嬷的事情还让胤禩自己做主。胤禩又谢了皇太后给他一个历练的机会。
胤禩想这件事情应该就这么过去了吧。
果然后面的事情就顺利起来,几天以后内务府奉了皇贵妃的命令送了六个嬷嬷来给胤禩以作备选。而此时胤禩早已和胤禛了他塔喇氏家的信,知道选谁了。
因而胤禩先命六人上前来,也不要她们说话,光看面相和皮肉就去了两个。然后才让她们报了各自的姓名以及长处,才大大方方的留了两个人,又叫何德禄将人领到他塔喇氏处。
对于这两个人的态度或者说对他塔喇氏家的态度,胤禩和胤禛现在是保持一致的,就是先看看这家的能耐如何。现在这二人既然已经送到了他们的面前来,就说明这家也是想出力的。只是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黄雀了。这件事情胤禛也和胤禩说了,让胤禩内紧外松的盯着。胤禩也同意这个方法,基本和他想的差不多。
因此又过了两日,胤禩就只招了他塔喇氏过来问话。
先是问她身体可康泰,又问她人用着可还顺手。
他塔喇氏少不得恭敬的一一回答了。
胤禩才又说:“这样就好。只是有一件事情,你还要记着。这人虽然是按着可靠的法子找来的,不过她们初来乍到,你以前身边的那两个都是用熟了的,你叫她们帮着提点着,事情也慢慢的交过去,免得一下子出了差错。现在你那里人多了,有些眼皮子浅的人不免眼热,你自己万事还要多添个心眼。”
他塔喇氏还是一幅沉静的模样,只低低说了:“奴才记着了。”又给胤禩跪下磕头,胤禩也就知道他塔喇氏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其实这也就是胤禩打打预防针,这撷芳殿里那样不是他把持着,当然这中间还有他默许的暗里属于十二阿哥的人。所以他塔喇氏能接触到的衣、食、住三方面的东西都是安全可靠的。且这殿又小,也没有个荷塘、小桥的,他塔喇氏也谨慎的很,而等闲人等也去不了她那里,胤禩自认稳的很。只是如今胤禛和胤禩都想看看这新来的二人是个什么章程,因此就稍稍掀了一个口子,方便这二人走动。但是要走到外面去是不能够的,要从外面递东西进来也是不能够的。
撷芳殿内既有胤禩把持又有胤禛暗中支持,自然是一切尽在掌握中。随着皇太后寿辰将近,胤禩就开始打点起寿礼来,虽然说不是什么大寿,但是皇帝向来喜欢给自己的额娘过生日,好让世人都知道他是这世间最大的孝子,因此余下的人也都十分上心。胤禩为胤禛准备了足足十六件礼物一一撰在礼物单子上,又拿起一张单子开始撰写自己的礼物单子,从夹褂到夹袄到棉袄,从棉袍到锦袍到皮袍,从头上的抹额到手上的袖套到脚上的鞋袜,足足置办了四套有余总共四十二件东西,一一罗列在单子上。
到了十一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由魏全泰引着去寿康宫献礼。其余,先有皇帝去恭贺了皇太后寿辰,然后再有皇帝领头带着皇子皇孙们一起在寿康宫门外恭贺皇太后寿辰,这之后皇帝就去上朝了,接着才是皇贵妃领着宫内有头脸的妃嫔以及皇子皇孙们的福晋们恭贺皇太后,然后又有内侍宫女们恭贺皇太后。这一番毕了,才到了外面命妇们朝见的时刻。
恭贺的人基本上都被引到摆寿宴用的慈宁宫领宴,只有有最有脸面或者是得了皇太后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