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其他类型 > 下一个转奇 > 下一个转奇第44部分阅读

下一个转奇第44部分阅读(2 / 2)

因为胤禛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我要造反了,我要篡位了。

胤禩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胤禛的人,如果他排第二,那么绝对没人能够排第一。

胤禛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胤禛是一个死了也要坚持原则的人!当然很多情况下,胤禛的这个原则是他自己制定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大众加诸给他的。比如他认为的利国利民的政策。

现在胤禛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准备为了迎合皇帝做一个听话的儿子,这说明了什么?

这只能是胤禛强迫自己做秀。

这只能是胤禛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而放弃了短期利益的一个行为。

所以现在的胤禩只能用心花怒放来形容。

当然这指的是他的内心世界。

147、献媚

胤禛一向是一个狠人。

所谓的狠人,就是不仅对别人狠,而且对自己更狠。

而胤禛那天对胤禩说的话,也是句句真心,从那一刻开始,胤禛就准备做一个听话的儿子。

所以胤禛不仅说到做到,而且他开始立即全力执行。

不管自己的内心有多少痛苦,不管自己的理智有多少抗拒,胤禛全副心神的做着一个听话的儿子。

胤禛的这个变化,在三个月以后,皇帝看着胤禛的眼神已经从原来的质疑和不平变成了完完全全的欣慰。

十五阿哥永琰就如昙花一样,或者说还不如昙花,起码人家灿烂过,十五阿哥就像他突然出现的那样又突然的再次消失了。

众人回过神来以后,看到是皇帝和景郡王之间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场面。

或者说只有权力中心的人才注意到了皇帝和景郡王之间曾经出现了一丝裂缝,而现在这一丝裂缝又迅速的愈合了。

这个愈合过程,对于于敏中和和珅来说,格外的熬人,但是当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无论是于敏中还是和珅却都有了更加坚决的跟着走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因为这个过程中,他们完全见识了胤禛的手段,见识了胤禛的智慧,见识了胤禛的气度,总之他们对胤禛心服口服,认为自己这是上对了船,跟对了人。

胤禛完全没有想到他的这一次作为还带了这样的好处,于胤禛来说,于敏中现在充当的角色无非就是一个暗地里倾向他的军机大臣,至于和珅,那完全是胤禩的事情,胤禛除了知道和珅和胤禩家有一点旧交情以外,其他的事情那是一无所知的。

胤禩对于敏中和和珅的变化倒很清楚,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位的夫人都隐晦的跟胤禩说了。

胤禩只笑而不语,对于这样的机灵人,几乎不需要多说什么,到时候他们自然会选取更加有利于他们的一方。

试问一个懵懵懂懂的儿皇帝和一个精明能干、心若铁石的成年皇帝之间,作为一个权臣,你会选择哪一个?

胤禩认为这完全就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一边倒的事实。

所以,在这个时候,胤禩一句废话都没有说,一丝潜台词都没有含。

胤禩这段时间过的相当的顺心顺意,因为以前很多他进行的必要活动,都有胤禛接手了,所以胤禩轻松的很。胤禩现在的工作方针就是在胤禛的成果上把握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那些打基础、做先锋的事情,再胤禛开始接着干的时候,胤禩就毫不犹豫的暗暗放手了。

但是现在胤禩却拿着一张拜帖,愣怔,这张帖子是李侍尧夫人,只是他却是通过和珅的夫人冯氏接着又转到保柱家,然后才到了胤禩的手里。

这些都是莫日根的老婆汪氏对胤禩说明的。

李侍尧这人大家还记得吧。

此人正是和珅能升到权力中心——军机处的那一块大大的垫脚石。按理说,李侍尧应该恨和珅恨的咬牙切齿,而和珅应该对李侍尧视而不见才是。

可是现在,这本该是仇人的两个人,怎么就这样勾搭上了呢?

所以,胤禩有了一个短暂的愣怔。

汪氏看到胤禩愣怔,心里有点不安。她和胤禩打交道已经好些次了,总觉得自己丈夫这个妹妹实实在在是深不可测。

胤禩就是楞了一下,所以很快回过神来问:“只是一张拜帖,何至于如此呢?”

汪氏委婉解释:“听说回到京里以后往日里的亲朋好友多有冷遇,因此不敢冒然到王府递帖子,又实心想拜会福晋,才走了这样一条歪路。”

胤禩听了又问:“你见过了?”

汪氏便说:“见过两回,也是一个伶俐的人。”

胤禩又问:“冯氏和她相熟?”

汪氏明白,这是问和珅和李侍尧了,便说:“李侍尧刚刚从刑部大牢出来,出来不多时,就拜会了和珅,听说二人相交倒也默契。我听冯氏的意思,李侍尧只怕还在皇帝那里挂着号呢,起复是迟早的。所以,福晋不妨见见。”

胤禩最早先对于李侍尧犯了那样大的事情,结果却只有他革职一人下狱,身上的爵位也不过是到了他弟弟身上,深深的疑惑过皇帝对李侍尧的态度。

当时,和珅领头的审案官员都力主斩立决,可是皇帝却说另议,后又有闽浙两地巡抚为李侍尧开脱,很明显是这二人摸准了皇帝的脉,所以这二人一上为李侍尧开脱的折子,皇帝立即就顺坡下了,李侍尧不仅只是个人入狱。而现在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了,这真的说明皇帝对李侍尧不是有一丁点的好感啊。

可是,既然如此,李侍尧来这里王府走|岤却是为何?

他只要一心一意抱着皇帝的大腿,不就好了吗?

况且这么一个人,应该对皇帝说不定也颇为真心,对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来说,实在是不太安全啊。

想到这里,胤禩便说:“我近日身体不虞,因此不太见客,看以后吧,机会总是在的。”

接着又想到和珅,胤禩又说:“和冯氏也别走的太近了,免得影响他们的前途。”

汪氏一愣。

胤禩见状又说:“你只管回家告诉阿玛、额娘还有哥哥们,他们都明白我的意思。”

说了这话以后,胤禩不过是闲聊几句,汪氏趁机告辞而去。

到了晚上,胤禛回来的时候,胤禩就将这事情说了。说完了,又问:“王爷看,李侍尧这意欲何为?”

胤禛听了便说:“不用理会。不过是一个白丁。”

胤禩接着说:“看他这个案子,只怕皇帝还记着他。”

胤禛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弘历这干得都是什么事情啊,这样一个人还留着干吗?早该杀了,清一清吏治了。

所以面对这胤禩的疑惑,胤禛重重的说:“皇帝记着的人多了,不差他一个。”

胤禩偷笑,胤禛肯定又升起了对弘历的不满情绪了

胤禩准备再添把柴,所以又接着问:“这李侍尧其人到底如何?”

胤禛用鼻子哼了一声。

不过这一声已经足够,胤禩已经明明白白的感受到胤禛对李侍尧的鄙视之情了。看来李侍尧在胤禛这里完全没戏。

然后胤禩问了一个问题:“李侍尧这样活动,不会有皇帝的意思吧?”

胤禛听了沉默了。

若是李侍尧是奉了皇帝的密令接近于他,按照皇帝目前与胤禛的关系,如果自己乐观一点,或者可以想成皇帝这是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和自己心爱的大臣能够处好关系。这个可能性,如果李侍尧仍然在案前的位子上,就更加容易得出。可是现在,就是胤禛服了五石散,他也不会这样想的。

那么,如果李侍尧是奉旨接近,就只有一个原因了,皇帝想试探,难道皇帝已经怀疑了?

虽然胤禛作为一个曾经的皇帝,很了解作为一个皇帝疑心病有多重,可是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胤禛办事是慎之又慎,是密之又密,所以,除非皇帝的疑心病已经大过天了才会怀疑啊。

所以,胤禛对胤禩说:“不会。皇帝有什么原因要指使人这样做呢?”

顿了一下,胤禛接着说:“更何况,这圈子也绕的太大了。”

胤禩马上领会到自己的最后一句话,没有引起胤禛的任何共鸣,因此,胤禩立即将这个问题当成了本场谈话的最后一个问题,免得胤禛这个疑心病重的人胡思乱想。

胤禩接着便说:“幸而,我还摸得准王爷的一二分心思,知道王爷不喜这样的事情,所以才推拒了。”

顿了顿,又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也叫汪氏传话给员外郎夫人,叫他们谨守本分,切莫任性生事。”

胤禛听了深觉胤禩真是知情识趣,因此快语安慰道:“员外郎家一贯行事得体,何须你刻意提醒。”

胤禩仍然自谦:“日子久了,我也怕他们身边有一些不安分的人日夜挑唆,致使他们迷了心智,做下一些事情来。”

顿了顿,又说:“防患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更高明,也更省力。”

胤禛听了赞同道:“正是这个道理。”又说:“有你在王府,我真是放一百个心。”

胤禩真真是内心笑,面上也笑:“王爷这是在夸赞我了?”

胤禛只笑不语。

胤禩接着说:“依我看,王爷还是要在王府里更多费些心才好。”

胤禛疑问:“这怎么说?”

胤禩目光闪闪:“王爷现在才一子一女,难道不该多费点心么?”

胤禩说这话,绝对有自己的私心,而且是大大的。

原因就是胤禛和他说话说着说着,就歇下了,虽然也不干什么事情,但是仍然让胤禩很不自在。

所以,在现有女人都不会生孩子的情况下,胤禩还是愿意让胤禛去其他地方的。

胤禛听了胤禩的话,神色之间却不见得有多高兴,若不是因为胤禩有了这个怪病,他们现在何止只有一个嫡子,只怕第二个嫡子都会走路了。

胤禛心里郁闷,可是他到底还记得这件事情虽然是他的郁闷之处,却也实实在在是胤禩心底的伤痛,所以胤禛还是压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叹息,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是看胤禩,见胤禩果然在微笑之中有一丝勉强,也就只笑着说:“福晋这是心疼我呢?还是心疼那些人呢?”

这话一出,没等胤禩回答,胤禛自己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脸上的表情就严肃了起来。

胤禛问:“可是有人在你面前没规矩了?”

作者有话要说:五石散是什么?

晋朝时候的兴奋剂啊,听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服它以后写出来的,我这里纯拿来用一下,

148、礼物

胤禛脸上表情变化如此之明显,弄得胤禩想忽视都不容易。但是胤禩又做不了什么,只好在心里吐槽,这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又变脸了呢?还真是个喜怒不定啊。

胤禩这里正腹诽呢,不想胤禛说出这样一句话,于是胤禩悲剧了,他被口水呛住了。

胤禩连咳了几声,才平静下来,心里暗道,幸好刚刚没有喝茶,不然只怕一口茶就要喷洒而出。

胤禩用帕子按了按嘴角,才抬起眼睛向胤禛看去,发现胤禛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要说胤禛本以练就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高超本领,可是胤禩的反应实在是太奇怪了,所以胤禛才一下子看住了。

然后又见胤禩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向他看来,胤禛心里瞬间就闪过千百个念头。

什么后院不安稳,什么奴才不得力,什么胤禩受委屈,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其实四爷完全误会了,这双水汪汪的眼睛真的只是人的自然反应啊,自然反应。

不过误会总是美丽,我们就让四爷这样误会吧。

同时,胤禩并不知道这个美丽的误会,所以他看着胤禛说:“王爷,怎么会这样以为呢?”

胤禛想,难道自己弄错了?

接着想,自己的内院一向是将规矩的,胤禩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更重要的还有他的宠爱也明摆着,这样的事情确实不能够发生。

难道真的是自己误会了?

但是,他的反应为何会如此激烈呢?

胤禩又说:“王爷还不知道这院子里的人啊。一个个最是讲规矩的了。又怎么会有人到我这里无状呢?”

胤禛顺口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不能省的,也是不能轻忽的。”

胤禩这个时候已经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了,就应道:“是,我记下了。”

又过了一会儿,胤禛才说:“今年是你二十岁的寿辰,我们也摆几桌酒,你也把你的额娘、嫂子们接过来热闹热闹可好?”

胤禩听了又奇怪了。

老四还能想到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好意,不好拂了。

胤禩顺水推舟:“那可要多谢王爷了。”

胤禛看着面前喜滋滋的面孔,心里也高兴又说:“这事情你自己别张罗了。叫别人来办,你就享用现成的。”

本来么,一个人生日,结果还要劳心劳力的为自己张罗生日宴,这生日过的就比不过生日还要累人了。

胤禩继续高兴的应了下来。

二人谈的愉快,胤禛自然而然就又在胤禩这里歇了,晚膳的时候,还叫人把绵宁叫过来,三人一起用了晚膳。

第二日,王府里的管家们都知道今年王爷要给福晋做寿。

只是这事情上,万事不能让福晋操心,所以大家都要去被王爷抓了壮丁的侧福晋那里汇报相关事项。

等到帖子,席面,车轿等等事情都一一落实以后,胤禩这辈子的生日也到了。

只是虽然说是胤禩的生日,但是胤禛作为一个有职位在身的人,不能也不会因为自己老婆生日所以向上司也就是皇帝请假的。

所以在生日的前一天,胤禛的就歇在胤禩这里了,一切如常。

胤禛和胤禩都没有说多余的话。

只是这一日,胤禩在他的生物钟还没有提醒他之前就醒来了,不过他不是自然醒的,他是被胤禛叫醒的。

胤禩的第一反应是,我睡过头了。这个时候,自然要对胤禛表露一二分歉意,所以胤禩说:“我今日怎么睡沉了?还请王爷海涵。”

胤禛先轻轻的笑了一下,胤禩正盯着胤禛看,见胤禛这一笑,眼中含着的万千柔情都直直的朝自己涌来,胤禩自动自发的就垂下眼睑避了开去。

胤禛这个时候说话了:“并不是你睡沉了,辰光尚早。”

这话一入耳,胤禩就又拿眼睛看胤禛了,眼睛里直直白白的露出疑惑。

胤禛却不并打算解惑,只对胤禩说:“来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胤禩更加疑惑了,这是唱哪出啊?

胤禛笑眯眯的说:“我今日还要去衙门,近日衙门事务甚多,日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所以早点给你祝寿了。”

胤禩听了很有那么几分兴趣。

从前他们要真真讨好起人来,那真是挖空心思,别出心裁,这世间就没有女人能真正逃出他们手心的。

这一世,胤禩虽然也见了胤禛不少手段,可这样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还真是头一遭。

他倒要看看胤禛意欲何为。

胤禩应了一声“是”,便准备唤人来侍候他二人起身。

不想立即被胤禛阻止了。

胤禛笑着拉住他:“今天我来侍候你。”

胤禩囧了。

但马上又想到,爷侍候你侍候了这么多时,如今你侍候爷一回,爷也算是要回来一些了。

这样一想,胤禩面对胤禛的时候就坦然处之了。

大家若是以为胤禛会手忙脚乱的时候胤禩穿衣服,大家就错了。

胤禛侍候胤禩穿衣服十分的顺当。

胤禩腹诽,好啊,老四,想不到你侍候女人侍候的竟能如此顺手。

难道你前世里常常侍候你那些女人穿衣服?

这里我要为四爷叫屈了,我们四爷在这方面绝对不是一个熟练工。只是大家也知道,四爷本人审美情趣甚高,所以他在这些细节问题上多多少少有点龟毛,因此他研究过摆设、研究过格局、研究过服饰,所以他对女人的衣服有相当强大的认识。

胤禩一边腹诽一边配合胤禛的动作,不一会儿衣服已经穿的差不多了,除了外面的袍子。

但胤禛却停下手,另拿了一件冬日的厚披风给胤禩裹上身,又替胤禩系好带子。

胤禩惊疑不定,只是忍着没有说话。

而胤禛对胤禩这样配合的样子,心里更是异常欣喜,认为胤禩知情识趣十分到位。

最后胤禛将胤禩按在了银镜面前,胤禩真的惊了,忍不住了:“王爷,头发还是我自己来吧。”

别怀疑胤禩,虽然胤禩恨做女人恨的要死,但是对于自己的头发他还是

最新小说: 枕边小神偷:王爷,请你慢一点 掀饭桌!炮灰真千金摆烂后不惯着了 穿成一个男贵妃 度关山 伴君如伴猫 爱上了包养我的老女人(gl) 重生后BOSS队友和我表白了 快穿:宿主,您该说台词了 魅魔的反派扮演指南[快穿] 开局误入反派阵营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