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家主恍然间看到失踪多日的女儿,愣了好一段时间,都忘了询问袁寐为什么要扰乱行刑,冲上台就将自己的女儿揽在怀里,一把鼻涕一把泪道:“寐儿,你……你怎么在这?这段时日你去哪了?”
“啊?”袁寐不大喜欢有人这样抱着自己,就算这是自己的爹,“没事的爹,我就是闯了祸,担心被罚,就溜出去了,你看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甭管情不情愿,台上父女抱在了一起确实是这么回事,袁寐的说法大家自然也听到了,于是面面相觑了一阵。
这是撒子状况?
台上人更是迷乱,一时间,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理了。
实际上,慕辞月的几项罪名,通敌卖国,拐走袁家嫡女,以及被瞎鸡儿怀疑杀了慕家真正的九公子冒名顶替,其实,没有一个是证据绝对确凿的。
拐走袁寐的罪名,是最像有证据的一个,毕竟他二人同时消失,不得不被牵扯在一起。
而剩下的,严谨来说,完全扯淡。
通敌叛国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说明,顶多是慕辞月指挥垃圾了点,害得南康吃了几次败仗,硬说这是故意的,其实有低苍白无力。
慕辞月本事不小,不愧是地下工作的优秀干将,发出去的信件,没有一个被捕捉到,口供这东西,就算谢羽祁知道这是事实,也无法服众。
南康注重民主,君王不得独裁,必须让围观的人尽数服气。
仅凭慕恂一面之词,真的没太大作用。
难道还要让鹦鹉学其舌不成?
而杀害原本的九公子……就更扯淡了,杀害怎么可能悄无声息且一直不被发现?也就慕辞月出事后慕玄才说他不是原本的九公子,实际上这种说法,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慕玄是在硬断关系,更加没说服力。
就好像两个人一只合作得很愉快,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人身败名裂了,另一个人连忙说“我不认识他,他是冒充的”,傻子才信。
而南康有规定:没有绝对证据,不得行刑。
如果之前硬以袁寐失踪为证据,给慕辞月死刑,人们也基本只会唏嘘这判得太重了低,而现在,唯一的证据被推翻了,那就是无证据的状态。
无证据,不得行刑。
谢羽祁被自己定的规矩制裁了。
然而谢羽祁没有半点恼怒,反倒是极为淡定地说了一声:“继续行刑。”
这一下,有的百姓安耐不住了,无奈谢羽祁是太子,就算真的不服,实际也没人敢对他质疑与不敬,觉得不妥也只能憋着。
只有袁寐胆子大,从自己父亲怀里挣脱出来,大声道:“没有证据,为什么还要处死他?太子殿下就是这样行事的吗?”
可是,不管谢羽祁是不是犹豫了,得到命令的刽子手丝毫不为所动,机械似的捡起掉落在地的大刀,继而举过头顶,手起刀落,挥着刀砍了下去,袁寐几乎惊叫了一声,崩紧神经惊恐地盯着慕辞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