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宝,你放心好了,娘我们保管照顾得好好的。”
“那就好,等我回到北京,寄些那边的营养品给娘。”罗江点点头。“那我这就走了。”
“等一下……”张月娥急得不行,伸出另一只手,又被老五媳妇牢牢握住了。
“娘,安宝兄弟是去干大事儿的,咱们不能拖他后腿呀,你有什么需求跟我们说就行了。”
早先张月娥没有嫁过来的时候,因为没有婆婆,杨家各房自己挣的钱也都是自己拿着的,就是分的粮食是放在一起吃的。所以他们家除了还住在一起,跟其他那些分家的人家差别也不大。
但就算这样,能自己当家作主当然是更好了,所以张月娥提分家的时候,他们就都答应了。
没想到罗江一回来带了个电视回来,还说要经常孝敬爹娘,眼见着是在外面发达了,这个时候张月娥却说要跟着罗江去北京,这他们哪能愿意啊,万一张月娥一去不回来了,不但没人照顾爹了,他们也跟着沾不上光了。
别的不说,就因为这个电视,村里人现在都老羡慕他们家了,好多村里的小子们都跑到他们家来看电视呢。他们自己家的孩子因为这个电视说什么都不愿意搬家了,所以他们几房人一商量,干脆还是别分家了。
反正他们平日里的矛盾无非就是你多吃了一个鸡蛋,我少洗了一个碗这样的事儿,也没啥深仇大恨的,住在一起也不是不行,总归钱都是自己拿着的。
不管怎样都得把张月娥留下来才行,而且有张月娥在家里,他们光去上工就行了,也不用做饭,家中的琐事也不用管了,还是能省不少心的。于是张月娥再提分家的事儿时,他们就改口了。
罗江得了杨家几个兄弟媳妇的保证满意地走了,全然没管张月娥在身后殷殷看着他的目光。
张月娥看罗江就这么走了,再看看围着她打转的五个儿媳妇,想到往后还得跟这么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就觉得眼前一阵发晕,这回是真的心绞痛了。
罗江回了北京后,就挑了些老家没见过的吃的用的,连带着又买了些孩子会用到的学习用品什么的,总共也没花多少钱,打着营养品的名义,一股脑全都寄回了老家。
他不知道他现在在老家的名声那就是十里八乡第一大孝子,还有老杨家现在已经成了再婚家庭的典范。现在谁家儿子儿媳妇不是盼着想早点分家的,结果这老杨家一大家子,宁愿偎着后娘过,也不愿意分家,一问原因就说是舍不得爹娘,把周围人都给看得啧啧称奇。
罗江这次回老家,还想起了他的两个兄弟刘勇和王爱军,当时他刚来这个世界时,这两人也是帮了他不少忙的。尤其是刘勇,他电影放映员那个工作,还是多亏了他爹呢。
想到以后这个工作大概就做不下去了,那些国营的厂子后来也会慢慢衰落下去,他就问他们俩愿不愿意跟自己一块儿出来干。
王爱军因为已经在他们现在的厂子里端上了“铁饭碗”,舍不得他的工作,最终也没出来。刘勇倒是跟着他一块跑出来了,这小子从前就是个爱看稀奇的,电影看多了也觉得没啥意思了,在罗江问他愿不愿意一块去北京时,就跟着他一起走了。
罗江后来看服装店已经慢慢上了轨道,就带着刘勇往南方去了几趟,进了些别的货物来卖,两人也是赚得满盆钵体。
苏云珍在这一年又生下了个儿子,算是凑成了一个好字。等过了两年,罗江打听到北京一家医院有了新技术可以做植皮手术了,就带着罗小文去了。
罗小文有些紧张,她没想到自己的脸还能恢复。罗江安慰她道:“不用担心,手术做完之后,你脸上的疤痕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罗小文点点头,她从小就被村子里的孩子们嘲笑,别人看着她总是爱盯着她脸上的疤看,以至于她变得敏感而自卑,很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如果脸能够恢复,那就真的太好了。
手术做完以后,罗小文的脸虽说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痕迹,但比起从前要好多了。罗江和苏云珍也一起鼓励她,让她勇敢地走出去,站在人前。
罗小文慢慢地也不再那么自卑了,开始和人接触,后来也敢到服装店前面去卖衣服了。虽然她的性格还是有些怯懦,可罗江觉得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后来罗江再去买布料的时候,都会有意地带着罗小文一起,因为这是罗小文擅长的领域,再有选料子什么的,她也敢跟别人讨价还价了。
有一次罗江带着罗小文到南方一个厂子去选布料,那个厂子有着独特的印染技术,做出来的布料很是好看。等他们俩买完东西准备走的时候,却被人喊住了。
来人是个20多岁的青年,只见他盯着罗小文的脸一直在看,罗小文对这样的目光很是敏感,不自觉地就有些闪躲,总怀疑对方是在看她脸上原来疤痕的地方。
罗江见状挡在罗小文身前,询问道:“这位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那青年看罗江防备地看着他,解释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这个姑娘跟我姑姑长得特别像,所以想问一下她多大了?”
罗江目光闪了闪,说道:“这是我妹子,她今年22了。”
青年闻言更激动了,脱口而出道:
“我姑姑被拐走的孩子也是这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