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2)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出书版)作者:张永廷

第25章

但天门阵一说并不完全靠谱,穆桂英在天门阵中的神威,也都是后来的演绎。即便是在明代小说中,穆桂英也还不怎么显山露水,比她英勇的杨门女将不在少数,真正突出她的是后来的戏曲以及建国后的形象重塑。

《穆桂英挂帅》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被豫剧搬演上舞台,定名为《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与以往的历史故事相比,情节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情节是:北宋时,西夏犯境。辞朝隐居的佘太君闻讯,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去汴京探听。杨文广在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王伦,夺得帅印而归。因为朝廷刻薄寡恩,奸臣屡害杨家,穆桂英心灰意冷,没有求战欲望。佘太君劝她以抵御西夏侵扰这个大局为重,为国效力不计得失,最后穆桂英听命,挂帅出征。

《穆桂英挂帅》删除了旧本宣扬的封建伦理观念和感伤情绪以及一些枝蔓性的情节,集中塑造了穆桂英这一英雄形象。尤其是《辞印》、《挂帅》两场戏,抒发了穆桂英由感慨杨家历代忠贞却不获朝廷信任,到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挂帅出征的心路转化历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充满苍劲、悲壮的色彩。

由马金凤领衔的豫剧《穆桂英挂帅》一炮而红,1958年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影响更为深远,被评剧、河北梆子、越剧等全国不少剧种、剧团移植上演,也引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关注。马金凤饰演的穆桂英,一口气连唱一百多句,气势磅礴的唱腔让梅兰芳深为敬佩。

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之际,豫剧《穆桂英挂帅》被移植、改编成京剧,作为国庆献礼剧目,梅兰芳以其炉火纯青的表演塑造了他最后一个舞台新形象,李少春、李和曾、袁世海等联合出演,顿时轰动了整个北京城。随着各个剧目的不断翻演,穆桂英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穆桂英挂帅》也成为京剧的经典剧目。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到底是谁生了杨文广?《东游记》

第39回讲到,钟道士派木桂英、柴太郡出战青龙阵,宗保说,桂英可往,我母亲有孕在身,如何能去?钟道士说到,但去无防,正是要以孕气压倒此阵中的妖气。柴太郡在阵中因用力太久,动了胎气,坠下马来,生一男孩。铁头太岁见状,催马来捉,被木桂英拦住,铁头太岁被郡主生产腥气所冲,战不数合拍马而走,木桂英抛出飞刀砍去,她化作一道金光冲霄而去。

而在刘兰芳的评书中,生孩子的是穆桂英:

杨家将在率兵攻打玉皇阵的时候遇到了辽兵的顽强抵抗,为了射落敌人的指挥灯,穆桂英连发三箭,因用力过猛带动胎气,她没敢惊动别人,躲进了阵边的树林准备歇息一下,正遇上了辽军主将颜容。疲惫不堪、行动不便的穆桂英此时哪里是颜容的对手,手中大刀被颜容叉条杖磕飞。情急之下她抽出背后的降龙木,使足全身的力气,照颜容砸了过去,颜容准备不足被打个正着,吐血而逃。王兰英正好赶到,结果了他的性命。穆桂英也因用力过猛,从马上摔了下来,腹内一阵剧痛,生下杨文广。桂英割断脐带,扯下征裙,把孩子包上,交给王兰英。自己擦擦汗水,重整铠甲,抖擞精神,手擎大刀,二次上马,指挥三军儿郎,重新驰骋在疆场上。

刘兰芳的评书只讲到大破天门阵,以后那么多神灵古怪的故事,估计编排起来难度很大。也幸亏她没全编完就先播讲,否则我们可能不会那么快就听到杨家将了。

二众说纷纭的穆桂英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穆桂英,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这个威震敌胆、闻名天下的女英雄,有关她的史料却十分有限,只能说“穆桂英”更趋向于传说中的人物。

《保德州志》记载,州南三十里,有个穆塔村,俗称牧塔,传说那里就是穆桂英的家乡。又讲“文广娶慕容氏,善战”,辽国兵将都惧怕她。但《保德州志》只说出了慕容这个姓,没有她的名字。后人一般认为它记载的这个“慕容”即指穆桂英,穆桂英是杨文广的妻子。《保德州志》是部地方志,产生于明清,离宋朝年代久远,其真实性备受质疑,基本被认定为历史与传说的混杂物。

传说中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但“杨宗保”却是虚构出来的人物。杨家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而不是杨宗保。故事中所描述的“兵征西夏”、“平定征南”又都是与杨文广有关的事迹,所以有人指出,所谓杨宗保是杨文广分出来的形象,所谓杨穆联姻,所谓破天门阵,都是小说家为了渲染杨家将,渲染杨门女将而塑造的形象和推理的故事。既然杨宗保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穆桂英了。

小说中穆桂英常言其父穆洪(一名穆羽)为大宋名臣,受奸臣王钦若陷害,不得已兵发穆柯寨占山为王。但遍查史书,没有这样的记载,当为小说语言。不过,史书里确有杨延昭的侄子杨琪“娶慕容氏”的记载。欧阳修在给杨琪写的墓志铭中透露,杨琪“初娶慕容氏,又娶李氏”。杨琪与杨文广是同辈人,是其堂兄。

慕容氏是鲜卑族的大姓,以“战射为俗”。唐及五代以后,居住在西北边境的鲜卑人渐与汉人融合,辽宋交界的地方,也有鲜卑慕容氏居住。杨家所居的麟州,地处边陲,与慕容氏通婚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有人推测,穆桂英的“穆”很可能是“慕容”的音转。不过是侄媳变为儿媳,又虚构了一个子辈杨宗保而已。也就是说穆桂英的出现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结果。

还有另一种更为强劲的说法是,穆桂英的原型在播州,她的一些事迹在播州杨氏的活动范围里能够找到线索,几位研究“杨家将”的专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据明代大学士宋濂的《杨氏家传》记载,杨延昭有儿名充广出使贵州,其子贵迁被过继给播州杨昭,留居播州(今贵州遵义)主事,这一支的人丁慢慢兴旺,杨贵迁有6个孙子,其中一个名叫杨文广,他曾以播州土司的身份担任沿边巡检使。

杨文广治理播州时,与境内的“穆僚”有过交锋。有研究者认为,“穆僚”一族很可能是穆桂英的祖源,在《北宋志传》里这位女将就叫穆桂英,而在《杨家府演义》中穆桂英变成了木夫人,显然是有所回避。

穆僚是苗族分支仫(音木)佬族部落,古代分布在贵州一带,现今居于广西境内。在宋朝以前,穆氏一族很是繁盛。杨氏占据播州后,不断与穆姓进行斗争。杨氏是该地的土司,有宋朝的封授,而穆家是当地的大族,也算是酋长,不接受土司的管制。

最新小说: 审计师情欲物语 盛世王朝(全) 爱与性 我的支书生涯 孤子铭 我在古代当策划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又疯又爱演[无限] 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刁奴欺主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