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877章 诡异石板路</h1>
那条路用青石板铺就,虽然杂草丛生,但依然能够供人行走。
将gps掏出来看了看,这个山头的海拔只有400多米而已。远眺阴山村,它的规模算比较大了。建筑一直沿着山脊往北修,甚至在山腰那个崖头的绿树掩映里,还隐隐能够看到些房屋遗址。
山道并不是很好走,不过很好辨认。接近崖头,是宽敞的石板路,两边有堆砌整齐的石护栏,石板上还有錾出的防滑横道。不过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横道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转过最后一道弯,已然到了郁葱依旧的村头。外面看去很隐蔽,快要身在村中时,北风都被挡在了林外。
“累死了。”雁过拔毛狠狠喝了口水:“快找地方扎营,然后在村里探索一下,找找线索。”
“先进村再说。”高山户外经验丰富,判断力也强:“你看冬季牧歌的尸体,明显被野兽啃食过。虽然来的时候我有查这片地域并没有大型攻击性动物,不过为了安全着想。最好还是找个四面有坚固掩体的地方搭建帐篷。”
除了我外,所有人深以为然。
还没进村口就看到了当地人口中提到过的寺庙。据说整个阴山村的东南西北四面各修了一座,共有四座。
我们一行人是从西边进村的,遇到的自然是西庙。
仔细一看,这个庙子像寺庙,但又更像是道观,不论怎么看都显得不伦不类。
中国的乡村往往都建有关帝庙和土地庙,此地也不例外。土地保丰收、关帝保太平,村西的这个庙前立了个两人多高的关帝像,爬满绿藤的石座上还刻有“神勇大帝”字样。
但是由于荒废百年,字上的金色早已不再,石像也残破不堪。
庙子修的很庞大,建筑也比较多。进门的地方立了一块古老的石碑,碑文上刻着斑驳的字迹。我站在前边认真的看着那些生疏的楷体字,好不容易才辨别了些信息出来。
这是唐代时一个名为胡四平的道士筹款修建的庙宇,自从建成后当地方圆百里的百姓纷纷前来上香祈愿。庙宇曾由僧侣和道士交替主持,自清康熙后,一直执教全真教教义。明嘉靖二十一年,也就是1542年,在隐居于此的著名风水学家韩先和当代的主持一起倡导下,重新修建寺院庙宇,并在阴山村四周新添加三座小庙,立碑文以显功德。
碑文上写的东西很笼统,只是些历史而已。
“走了。”邱穆见我驻足不前,轻轻推了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