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衍是凉州人,长于军谋,张扬任命其为军师将军,也算是人尽其才。
徐晃乃是降将,张扬却毫不犹豫的让他接任了西河太守之职。
钟繇乃是董卓降人,如今在张扬府中担任主簿,与吴用职位相同,仅在田丰、刘伯温之下,不说权势滔天,在这并州也是说一不二。
从这些人的任用中可以看得出来,张扬在用人上是有着他自己的执着之处的。
可还不够,他的理想是在他的麾下,能够文人治政,武人治军。
让这些将领们担任太守,也不过是无奈之举,若是有可能的话,张扬肯定会立刻改变这一现状。
什么文武双全,出将入相在张扬这里行不通,当然,现在的他并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改变这一现状。
但是在张扬的麾下,已经隐隐划分出了文武间的沟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区别会越来越明显。
好处坏处先不说,这么做一定是有利于政治架构上的稳定。
至于那些文人压制武人,武人得势便狠狠收拾文人的事,在张扬的麾下暂时出现不了,因为张扬他自己就更倾向于一个武将,虽说这段时间来一直在和
权谋打交道,但毫无疑问,军旅生涯才让张扬更舒服。有了张扬的压制,这种事情基本不可能出现。
可以说,此间种种,已经让并州在建安二年冬天的寒风中,隐隐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整理户籍,丈量土地,开垦荒地,分发田产等事,从张扬入住并州之后,就一直在实行当中。
这显示出了他予百姓以休息的决心,到了建安二年秋天,刚刚稳定的并州暂且不说,河套却已经收了第二年的秋粮。
和建安一年的仓促不同,这年的收获却十分喜人,而且不论多少,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本来随着张扬进攻并州而准备逃亡的人们,重新整理起了庄稼,牧养起了牛羊,本来准备作乱的家伙们,也老老实实拿起了锄头以及放牧用的鞭子。
而从中平末年便一直不停飙升的粮价,也终于有了回落的趋势。
并州各地小打小闹的山匪、流民,纷纷回归乡里,张扬用无数从草原上夺来的牛羊和关中取回来的粮草,稳定住了并州的民心。
相比那些制度,用人,律法之类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张扬实打实的功绩。
实际上,这一年,除了人口暴增之外,各处仓库,以及牧场之类,都还算得上充盈。
而这让一直看上去已经没了多大用处的钱币,在这个冬天重新金贵了起来。
粮价的回落,对并州方方面面的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物价整体上从云霄猛地砸落了下来,以物易物这种原始的方式,立刻便被抛
到了一边。
铜钱这种一般等价物的便利之处,也立刻便显现了出来。
其实,到了现在,铜钱一旦开始大规模流通,那也就意味着并州的经济开始复苏了。
河套太守寇准在这个冬天可没闲着,虽说河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趋于一个稳定,大小事宜也有了定律,不再需要他这个一郡之长再事事操心,但
鸡鹿塞大战之后收尾的事和明年春耕的事还需要他来操心。
当然,让寇准操心的可不只这一件事,除了这两件大事之外,他传言晋阳,明明白白地告诉张扬,铜钱不够用了。
和其他各地太守相比,寇准无疑是最具有才干的之一,当然,一同上书的还有上党的狄仁杰,只不过他不是太守,如今的分量还没有寇准来得重。
铜钱的开始流通,他俩最先察觉到了问题。
不管是河套还是上党,原本府库中的铜钱都不多,战乱也让各地的钱币大量流失,尤其是董卓当政之后,为了敛财而铸造出来的小钱,许久不用之下锈
蚀非常严重,也非常的脆,使用多了吧,钱面越来越薄,本来上面就什么字迹、花纹都没有,这样一来更是跟一个铜片差不多,于是人们都不怎么愿意
使用。
而明年开春之后,各地用钱的地方也将越来越多,用粮食和牛羊来代替的话,对于如今的官府来说,也会非常的不划算,毕竟张扬还没有财大气粗到如
此地步。
按照寇准和狄仁杰的话来说,就是解决铜钱不足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也是因为河套底子最薄,而上党最为封闭的原因,钱币一旦开始流通,寇准和狄仁杰便发现了不对。其他如杨业、徐晃等人,实在是没这个政
治头脑,张扬也没打算他们能在一地有什么政绩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