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看到这科举制时,竟然浑身冰冷?
看些眼前那堆薄薄的纸张,曹操的脸色有些难看,莫非这科举法令,又是什么阴谋?
在这里不妨简单说明一下东汉以前的选才之法。
商朝太过久远,无法考究,但周以来,尽皆以封国治理天下,选举人才基本也是靠世袭的来继承。简单来说,就是不只是周天子的皇位由嫡长继承,就
是诸侯、卿相、士大夫,乃至这个社会的各行各业全部都是继承的。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你的父亲是干什么,不管是天子还是马夫,你也必须
干什么,不能例外。
等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出现了客卿、食客这等游离于制度之外的士人,他们往往身份并不显赫,但大都有一技之长。这等人没有什么官位能够继承,但
又不甘平凡,便投身于各色主公的麾下,为他们分担忧愁。从而也就有了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的美谈。
这些人中,有破落贵族出身的,但大都还是以生活在最为底层的寒门庶子为主。
等到秦始皇横扫六合,实行中央集权。
可惜的是,秦朝存在的时间实在太短,根本没等到秦始皇考虑这个问题便已经驾崩,之后的秦二世是个什么东西也无需多说,所以秦朝基本还延续着春
秋战国那一套世袭的办法。
等到刘邦建立汉朝,到文景之治,一直施行的是道家的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再加上大汉开国功勋以及他们的子弟,人才不足的情况并没有凸显出来,
自然无需解决。
可到了汉武帝时,开国功臣凋零殆尽,他们的后人大多也碌碌无为,至此,察举制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帝王者,为选拔民间的人才,同样也是为了杜绝各路官员、世家私自豢养门客,便设立出了察举制。由各地方推荐德才兼备之人,供朝廷任用。
由州一级推荐上来的士人,名为秀才,后来因为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便改为茂才,由郡一级推荐出来的人,则被成为孝廉。
只是到了西汉的末期,这种制度已经有了崩坏的前兆,不少世家之人互相推荐,几乎垄断了为官的渠道。
更为不少人为了能够得到举荐便沽名钓誉,曾有一个名叫许武的人,他自己已经得到了孝廉之名,但考虑到两个弟弟还未显名。便将全族之人召集起来
,把家产分为三份,他自己的那一份皆是肥田广宅,而两个弟弟得到的家产既少又差。
但事先商量好之后,两个弟弟丝毫不争执,被乡里之人称赞,于是顺利被举为孝廉。事后,许武又重新将族人全部召集起来,说明真相,随后再次将家
产平分。
这一举动,如果换成现在,一定会治这许武一个欺上瞒下之罪,但在当时,他不仅没事,还为人们所赞叹,名声大振,直接被调至长安担任少府。
东汉以来,为了避免这种状况,保证被选举之人的才能,实行了连坐的制度。
也就是说,你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而又被举荐,一旦查出来的话,举荐你的人同样会受到牵连。
这种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举荐之人的才干,但同时也使得世家大族的力量愈发强大。
在朝廷中的官员和世家大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甚至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也不为过。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你和我没有一点关系的话,我又为什么承担着连坐的风险去举荐你?
你飞黄腾达了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你倒霉了我却要跟着你倒霉。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官吏都出自世家。有能力,而没有背景的
寒门子弟几乎没有一点出头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说得世家者得天下,冀州韩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冀州牧,汉灵帝刘宏亲自任命,但袁绍拿下他却没花费什么手脚,
凭借的还不是韩馥手下冀州世家的力量?
再比如张扬,他占据着皇帝的大义之名,可麾下的人才一直短缺,为什么?
还不是张扬不是世家出身,以袁绍为首的世家门阀根本看不上他?
如果不是有系统的存在,还有三学来打底,再加上张扬的手段足够硬,他不是被治下的世家推翻,就是成为世家控制的傀儡。就如同历史上曹操死后,
曹魏便开始为世家左右,而九品中正制也应运而生。
而如今,张扬酝酿了近十年之久,从定鼎并州便开始谋划的科举,终于向天下人展开了它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