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元璋和杨坚两人不同,他们背叛了曹操,如果当年把刘协带到徐州,那没有一点的问题,但刘协却被张扬劫走了,这就导致他们目前甚至没有一个
正式的官职,只是自封的镇南将军和镇东将军。
而且在徐州,他们两人互相牵制还不算,更有以陈登为首的一众徐州世家把持着内政。
他们虽说并非看不出科举背后的深意,但天然的立场便站在了寒门子弟的对立面,他们或许可以让出一些小官小吏的位置,但其他的却根本不可能相让
。
这和陈登等人聪不聪明,能不能看出科举对他们的危害,以及张扬夺取天下之后,他们的处境无关,天然的立场使得他们必须如此做,所以哪怕知道这
是一杯毒酒,他们也只能毫不犹豫的喝下去。
而陈登为首的世家不同意,朱元璋和杨坚能够提供的职位便很有限,而且大多还是在军中。
纯文士在军中能有什么前途?
除了少数大才能担当军师之外,便只有计算粮秣、功劳的这等小吏可以由文士来担任,这些官职的吸引力,不提也罢。
杨坚和朱元璋还不能和陈登这些世家翻脸,否则的话,徐州势必会引发一场空前的动乱,要知道陈登手中可并非无兵无将,而内乱的后果有多严重也无
需旁人来对他们诉说。尤其是在这个张扬三十万大军就在兖州的节骨眼上,如果徐州敢乱的话,他们敢断定,张扬一定会改变目标,兵发徐州,那后果
...可比流失一些寒门士子要严重的多。
坐镇寿春,一心备战的孙权同样看出了科举对他的影响。
与一心扑在征战上的孙策不同,更加擅长内政的孙权无疑对这等事更加敏感,可问题是,他同样毫无办法。甚至,他对于此事无力的程度比曹操、杨坚
、朱元璋等人更甚。
近乎于蛮荒之地的交州暂且不算,别看如今的孙权占据了整个扬州和大半个豫州,但说到底,他的根基还是江东。
而江东士家排外的情绪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曹操是一条强龙,成功的压制住了荆州的地头蛇。杨坚、朱元璋两人不论如何凄惨,最起码麾
下的大军完全听从他们的指挥,孙权的情况无疑比他们更为恶劣。
因为江东的将领,不论世家出身,还是寒门子弟,他们更像是孙权的附庸,而非臣子。
他们有着草原部落一般的军事形态,各个将领麾下的士卒是由他们自己统率,甚至连粮草、军械、战马都由自己来筹措,直属于孙权的大军并不多。
这就导致江东世家不只在内政,哪怕在行军作战上也有很大的自主权和发言权。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那就是江东世家有钱,有钱自然能征召更多
的士卒,配备更好的军械,战力也就更加强悍,而在威胁到他们利益之时,他们的反抗也比其他地方的世家更为暴烈。
如果说整个大汉哪一处绝对没有寒门子弟的活路,那一定是江东,这还是如今的孙权有着孙策留给他的周瑜、周泰、吕岱等一干江淮系文臣武将,否则
的话,孙权成为江东世家的傀儡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
江东的世家很多,多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试问孙权麾下就那么点官职,江东世家和江淮系还不够分润,又哪来的位置留给寒门子弟?
这种情况倒也并非没有办法解决,最简单的就是多占地盘,地盘大了,世家多了,自然就有他们来抵挡江东世家的压力,来给孙权平衡双方,从中取利
的机会。
可惜的是,孙权拿下豫州的时间太短,之前豫州又被吕布打得无比残破,根本没留下多少世家,这就导致孙权根本没有操作的余地。
所以,哪怕孙权一眼便看出了科举对他的影响,但他却阻拦不了,更何况如今张扬的三十万大军就在大河边上,如果他敢和江东世家翻脸的话,那种后
果...
所以在周瑜详细商议之后,孙权得出了一个和曹操差不多的结论,那就是只能尽快击败张扬,然后用心经营豫州,扶植非江东世家的文臣武将来和他们
对抗,从而摆脱他们对孙权的控制。
随着科举传遍大江南北,各种各样暗流不断涌动,而天下残存的诸侯们,大都有着相同的想法,那就是张扬一日不死,他们终将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