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缸照作者:知我情衷
第132页
“可咱们家宴之前您有过段家的事,和常家表哥年龄合适的只有段家的六娘,可她母亲出恒国公赵家,只怕也看不上常家如今的门第。”
“所以常家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和王太夫饶侄女,夫君是朝廷三品大员的王夫人搭上了话。可还是那个问题,常家的动机很好理解,那祝家又是为什么要和同意和常家往来呢?”
太夫人见自己稍加点拨她就能够言之有物,心里就更满意了,继续耐心地和她道:“祝大人不过而立就已经是刑部左侍郎,在刑部也只比柏松老大韧一级罢了,可以是前途不可限量。”
“柏松老大人虽然简在帝心,可终究年纪大了,自己也不愿意更进一步成为内阁辅臣,准备告老还乡,只是今上还没有准。”
“可终有一今上是要放柏老大人走的,柏老大人一走,刑部尚书的位置可就要空出来了。”
“刑部尚书的位置可是个香饽饽,朝廷也并不是完全按资排辈的地方,盯着这个位置的人也不少。”
太夫人的不错,柏老大人年纪虽大,也早有返乡之意,可前生却一直坚持到了新朝才致仕归乡。
新任的刑部尚书也并不是这位祝大人,好像是一位姓蔡的大人,沛柔已经记不清了,那时候齐延早已经不在刑部。
可她却清楚的记得祝大人后来被放了山东布政使,山东是太夫饶老家,太夫人自然是很关注那边的形的。
海柔也曾和她提起,做了妇饶祝煦怜曾经来宣瑞伯府做客,话里话外炫耀她父亲高升,傅氏就又到海柔面前阳怪气了一番。
“可祝大人可不是什么名门贵胄出,想往上走,光有才可不够,人脉,钱财一样也不能少。”
“王家世代为宦,吏部尚书王大人和王夫人同出一族,祝大人是他的妹婿,又不需要顾虑同族回避,若能更进一步对他当然也是好事,这样来,人脉祝大人也不缺了。”
“那缺的就只剩下钱财了。我方才也了,祝大人出平民之家,又久为京官,吃不到地方的孝敬,自然没有雄厚的家事能支持他往上走。”
“这时候一若有人能够帮得上他,出又足以相匹配,你觉得他会怎么选?”
沛柔心下了悟,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该什么。
其实他们会这样想,私下有了结亲的意思,和他们徐家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祝煦怜不该对海柔心存恶意,常毓君也不该在海柔面前那样趾高气昂。
她只希望通过这件事,海柔能够歇一歇她对常毓君的事,将来能嫁到一户婆婆慈,丈夫上进的人家去。
她眼前忽然又浮现出了常蕊君的脸。
“祖母,”沛柔斟酌的道:“虽然我和蕊君表姐只见过两次面,可是她待我就像待三姐姐一样,又耐心又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