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妈,在屋里烤火呢,爸呢?”王梅芳明知故问的熟稔道起了家常来。
“你爸除了捕鱼还能去哪?他跟国生去河里捕鱼去了。”赵母用拐杖拨了拨火盆里的火势,又往里面添了些柴火,头也不抬的说。
哼,这三个儿子,也就老二孝顺,懂感恩。
她二儿子是什么性子的人,赵母太清楚了,三个儿子中就属赵国生笨手笨脚,这些年,老大和老三多少学了点赵父的本事,用竹编编篓子和竹筐,凉席什么的,或者厨师这门看家本领。
偏偏老二什么都学不会,学不好,也就因为这个,之前她挺嫌弃赵国生的,不大喜欢他,不讨她的欢心。
人人都说三岁看到老,她这个二儿子三十几岁才开窍,慢慢的变了,无师自通的学会了设陷阱猎野味。
现在还陪他爸去捕鱼,说的好听是去学,实际上,还不是担心赵父大冬天一个去河里捕鱼,放心不下,借着偷学的借口陪着。
“国生也真是,大冬天还撺掇着爸去河里捕鱼,也不怕爸受寒。”王梅芳脱口而出的责怪中带有浓浓的埋怨。
埋怨这一年赵父赵母不公平的往她家送的鱼少了很多,更多的是进了老二家的门。
赵母拨弄火盆里火势的拐杖停顿了下,轻轻的斜视着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不想搭理她。
这下不搭理,王梅芳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赵国生是二哥,再有错也轮不到她来评论,婆媳两人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半响后,心里有事,忍受不了的王梅芳说话了。
“姆妈,有个事我和二嫂都拿捏不准,要不你给出出主意?”王梅芳紧挨着火盆,坐得比较近,手被烤的有些发烫,不自然的放在面前搓起手来。
“什么事?”怎么还跟老二家扯上关系了?这两妯娌关系向来不怎么亲密。
“大哥家的爱民不是要结婚摆酒了吗?这不,芬娟姐家的爱勇也是这个时间,我们和二嫂拿捏不准各家包多少红包。”时间上相隔太近,要是红包金额又相差太大的话,这事不好办。
“这事让他们兄妹四人自己去商量,红包多少是个心意。”赵母现在也学会甩的一手好锅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凡事插一手,想着掌控在手里。
她和赵父老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她不想管了。
王梅芳:“……”第一次被赵母的话给搪塞了回来,还无力反抗。
她其实很想问,孙子和外甥对赵母来说是一样的吗?
不过,她也知道,这话问不得。
赵父赵母作为隔了一代的长辈,愿意封红包给晚辈,那是疼你,不想给你封红包,那是本分。
“哎,姆妈,你说,孩子们成长起来怎么这么快?眨眼就要成家了,一个月两场酒席,还不得把我们这些长辈给吃穷啊,还好爱华和勇文缓了缓时间,要不然,真逼死人了。”这种程度的抱怨和牢骚放在平时,赵母会顺着她一起讨论,然后讨论着讨论着就被她带进沟里,不忍心的私底下会补贴点钱。
现在,有了老二家孝顺的鲜明对比,赵母的心态变了。
再加上上次王梅芳那种寒心的行为,她一颗心被冷得掉渣渣,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样,支离破碎的一满地。
“是啊,估计这几场酒席吃下去,我和你爸的棺材本都吃没了。”人越老,越会打太极,无师自通的就学会了,看赵母这话说的多有水平。
谁家儿女孝顺的话,一听到姆妈说没钱用,是不是该孝顺的进贡点钱了?
以退为进,反过来哭穷的赵母不愧为人老成精。
第143章
老人常说老糊涂了, 老糊涂了,你可千万别当真。
事实上, 老人们精明着呢。
老人家活了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你那点小把戏?他们会看不破?
之所以常说老糊涂了,那是他们愿意在你面前装糊涂。
以前赵母一听王梅芳哭穷就急三火四的掏钱补贴, 那是她老人家心里乐意,高兴给钱宠孙子。
可是, 你不能把老人家乐意花钱宠孙子的态度,当成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的提款机啊。
“呵呵”王梅芳干巴巴的尴尬笑着。
没得到想要的效果, 适得其反的被将了一军,让她瞬间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滋味。
“你家爱勇呢?你们两口子不是准备送他去部队吗?定好时间了没?”赵母对孙子的关心和疼爱是真心的。
她摇着头,冷眼看着白白嫩嫩的王梅芳, 光是自己长得好看, 能生养却又不好好培养孩子成才, 有什么用?
放任十五六岁半大小伙子在家里, 成天在村里游手好闲的吊儿郎当。
“定了,等过完年, 出了元宵节就送走。”不提这事还好, 一提起把儿子送到部队去吃苦,她就牙狠狠的暗怪赵国生吃饱了撑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管到她家去了。
过两年他儿子就可以成家立业,她就可以懒散的等着抱孙子了,偏偏他多嘴, 有的没的跟赵宏生说了一大堆她不以为然的大道理。
结果,第二天,赵宏生拎着东西去二大爷家串门了,下来死决心要送大儿子去部队当兵了。
头一次,王梅芳厌恶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方便,也不知道二大爷谁打了个电话,她大儿子进部队当兵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从头到尾就用了一天时间,这事快得令她有些猝不及防,想拖延时间来其他办法给大儿子找个工作的时间都没有。
主动托二大爷定下的事,她可不敢有贼胆去撺掇着反悔,除非他们一家不生活在赵家村了。
“当兵好,让爱勇在部队里好好听首长的话。”由本家二大爷出面打了招呼的事,不论分到那支部队,赵母都很放心的,二大爷总不会害自家孩子。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