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呢?”苏苗苗将其他五个人签下的单子拿出来单放在一边,手里捏着的就只有赵小男的了。
不过,她并没有看手里的单子,而是想要听赵小男自己说。
意识到这是苏苗苗对自己的看重,赵小男攥了攥拳头,有些紧张。
但想到一直跟自己吃苦的老婆,和即将要上小学还因为户口问题而困难重重的闺女,他又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我……我去了沪市。”
这让苏苗苗不禁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我一开始想过要不要就近发展,这样的话感觉会更容易一些。但我觉得我作为组长,不应该和组长抢铺货地方,也不应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便考虑要不要去远一些的地方。”
苏苗苗问:“远一些的地方有很多,你为什么要选择沪市?”
赵小男道:“因为我们的产品应该被推广到像沪市这样的大都市里去。因为那里消费水平高,人均工资比起首都也不遑多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了解过沪市,那里对于个体户的态度会更能接受,这样对我们的铺货也更有利。”
“所以,我就去了沪市。”
听他说到这里,苏苗苗也不端着了,直接开始看起属于赵小男的业绩单了。
别说,赵小男看着不像搞销售这块料,但实际上却还真的有点天赋。
“沪市第一百货商场、明珠百货商场、友谊百货商场……还有各个副食品店?”苏苗苗有些惊叹道,“你这算是在沪市遍地开花了?”
赵小男不好意思道:“我也是想要多试试看,结果没想到沪市的那些百货商场对咱们的产品都很感兴趣,虽然定的都不算多,但起码也算是打通了一条路。”
苏苗苗点头:“你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包括你手下的张毅。你们都没有为眼前的一笔订单而冲昏了头脑,而是能沉下心继续去谈下一笔,并且还都成功了,这点是需要其他人学习的。”
对于沪市的铺货,苏苗苗是真的没想到。
她原本安排这几个人为厂里的卤制品铺货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推广卤制品,更多的还是想要他们这几个人先去周边摸好点,了解、接触一下周边市场,好等到豆瓣酱上市时,能够更快将其铺货到周边。
说起豆瓣酱,苏苗苗也是止不住有些头疼。
明明之前拟生产做试验的时候,发酵出来的口感都很好,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手工和机器制作的问题,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发酵却迟迟不到火候。
想起头些日子才刚确定好,还得再发酵一段时间的豆瓣酱,苏苗苗就有些挫败。
这大概是她创业、建厂至今,所遭遇的最大生产“事故”吧。
也幸好几家店,还有卤制品和食用油的盈利,及时填补了她这一个月又招工,又进机器的资金短缺。要不然,这还真的会成为不小的麻烦。
这也算是给苏苗苗提了个醒,让她对这一路顺风顺水的创业状态产生了一个更为谨慎,也更为认真的态度。
而如今,销售部这几个人带回来的卤制品也算是给有些焦虑的苏苗苗打了一针定心剂,让她在从豆瓣酱这边收获的挫败感以后,又在卤制品这边得到了安慰。
苏苗苗面露笑意道:“赵组长。”
赵小男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是!”
“恭喜你,超额完成了任务。你将会是梧桐食品制造厂销售部的主任。”
“谢谢厂长!”
“不用谢我,这个是你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的。”
看着赵小男激动地样子,苏苗苗觉得这样好的销售苗子不能止步于此,还是得给他和其他几个人更多一些激励,让他们不敢停下脚步,继续为厂里做贡献。
于是,她开口道:“继你之后,成为销售部小组长的,有两个人。分别是在这次考核中,成功拿下三份单子的刘嘉,和在津城和冀州都成功铺货的张毅。其他三个人还需要继续努力。因为在你们去铺货这半个月里,厂里又为你们新招了几个销售员,这些人也可以像你们一样,通过自己的能力和业绩,一点点被升职,甚至是……取代你们。”
“因为在我这里,所有人都是拥有平等机会的。我希望你能明白。”
这句话让赵小男一下子就清醒了。
他清楚自己能当上这个销售部主任,靠的就是苏苗苗最开始给他们每个人都一样平等的机会,才由此脱颖而出的。所以,这也让才激动不已的赵小男开始规划起自己下一步该做的事情了。
“厂长,我觉得关于卤制品的铺货,我还能继续!”
看着他这个反应,苏苗苗开口道:“放心吧,铺货的机会有很多,毕竟咱们华国有那么多城市,完全足够你们各自发展、竞争的。但我希望你也能清楚,作为领导,不能光看眼前的利益,或者是只管自己,不管别人。组员的进步,才是你对厂里最大的贡献。”
打一棒子再给一甜枣,应该是从古至今,都非常适用于管理态度的。
苏苗苗见赵小男有些羞愧,便道:“赵小男同志,厂子对于你还是很看重的。而作为厂长,我也同样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这个主任。那么,我现在想问你,你自己觉得你能担负起这个责任吗?如果你觉得可以,就请你大声地告诉我。”
赵小男看着苏苗苗鼓励与信任的目光,用洪亮的声音喊道:“我可以做到!”
“很好。”
苏苗苗道:“那么今天,你和你的组员一样,有一天带薪休假。等到明天,我会叫厂里新招来的销售部的工人去找你。等我们这一批加大生产豆油的完成制作,以及厂里的豆瓣酱发酵成功以后,那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
苏苗苗的食品厂是蒸蒸日上,随着他们厂子生产的粮油,和卤制品的上市,不说外地,首都的人民群众就都差不多知道了梧桐食品制造厂的名号。
但相比较老百姓对他们产品的喜爱,首都里的食品厂的厂领导们却都一点都快乐不起来。
其中,当以食品一厂为最佳。
厂长办公室里,高厂长一脸憔悴地对捧着茶杯坐在旁边的任主席抱怨道:“老任啊,你说这梧桐食品厂说要开发豆瓣酱已经说了小半年了,可我这是忐忑来,不安去地,就见他们今天卖粮油,明天卖卤味,看来看去,是连豆瓣酱的一渣渣影子都没见到,就更别说他们投入市场了。”
任主席抿了一口茶,同样也是颇为苦恼地开口道:“是啊,这梧桐食品厂也太会拿腔作势了。搞那么多噱头,说他们有秘方,结果等来等去,却根本没见他们生产。这不就像是第二只靴子一样,故意折磨咱们吗!”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