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米顺着话又夸了几句。
然后就听老大娘开始打听起来,“你们从农村出来的,你家男人了不得啊,现在都搞下乡,回城的都没几个。”
宋红米自然知道有些信息瞒不住的,“我们其实也不算农村,之前在县里生活,孩他爹是临时工,不过他脑子活儿,技术好,修车手艺更是没得说,就被领导看上了。”
这话意思是她们只算调岗,而且技术过硬,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
“姜大娘有福气,儿子、媳妇都是工人,哪像我学历不行,也没啥手艺,只能在家里带孩子。”宋红米自嘲道。
姜大娘略显得意的摆手,“啥双职工,我家儿媳妇就是临时工,每天忙叨的要死,家里饭菜都没时间做,一个月挣得还没我儿子一半多。”
宋红米心里呵呵,果然婆媳是天敌啊,“那也挺厉害的。”
“哎,现在城里也不好过,哪哪都要钱,葱姜蒜都得买,咱们院子太小了,种葱的地方都没有。”姜大娘抱怨道。
宋红米挑挑眉,种葱的地方其实是有的,她们正房前面对着窗户有两个花坛。
里头光秃秃的啥都没有。
也没到种植的季节,她和柳宵也就没管。
用来种葱还真可以。
其实她真要种葱了,谁家缺葱花薅一根,她没意见的,她们可是比邻居还亲近呢。
不过有些事太容易得到,就没人珍惜了。
“是呢,要是从这儿讲,还是农村好,农村家家都三分自留地呢,随便种啥,还能养鸡,大娘,咱们这边不让养□□?”宋红米巧妙将话转了个弯。
心里还有点小得意呢。
不想姜大娘一拍大腿,“你也觉得院子里可以养鸡!”
宋红米直觉这里头有事,哪里敢应承,“我这不是刚来大京城么,就是个土包子,我得好好请教请教您老呢。”
再把皮球踢回去,“是不是街道有规定,不让养啊。”
姜大娘眼神不善的哼了两声,“街道哪里管那么多,多少家都养呢。可是咱院子不行,有娇碜的。”
宋红米听出了八卦的味道,一个四合院三家,她们刚来,那姜大娘不满的就是另外一家了。
正好她打听一下消息。
那家人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三天就见两回。
当时她在养身体没出屋,都是柳宵和他们说的话。
挺年轻的一对小夫妻。
比她们现在自然是大些,二十多岁的年纪,也是双职工。
“那谁不让啊?”宋红米明知故问。
“就是李家那两口子呗。”姜大娘开启了说性,“你不知道,我们最开始住的也是四合院,但是那个四合院大,前后三进住了二十来户,一家就一间小房子,我们家六口人就就一铺炕,挤的要命,那是真没地方养鸡,院子里孩子都快放不下了。可我儿子争气,又分了新房子,我们搬了出来,这边就三户人家,这么大院子,我寻思着可以养小鸡了吧,第一回我没敢多抓,抓了五只,还没养两天,对面儿就找我来了,说怀孕闻不了这鸡屎味儿,我们儿子也不愿让我再受罪,就劝着我把小鸡给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