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逼仄的小草棚对它而言,着实是有点委屈了。
冬天砍树木更费力,天气寒冷,从冰天雪地里抬木桩更是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他们想趁此机会再多搭几间棚屋,厕所、储藏室、以及为畜牧养殖做储备的养殖房。
一大早天还蒙蒙亮,程年和原初贝就提着油灯去榆树林去伐木了。
来自昨天的木板托运的灵感,先是在雪地上开出道路,等下面的雪踩平成冰地时,摩擦阻力减小,再托运就省力方便很多。
程年把砍完的圆木用长藤蔓绑在一起,一排五根,再一螺堆一摞的堆在平滑的宽木板上,一次性能放十几根圆木。
为了让鞋底防滑,增加走路阻力,可以绕着鞋子绑上一截麻绳,长度以缠绕两圈为最佳。
最后用麻绳把圆木全部包起来,绕一圈,抗在肩上往家的方向托运。
但家里的麻绳长度不够,只能一个人在前拉,一个人在后面推。
这种粗麻绳的质地又硬又渣,其实绑在身上勒得慌,原初贝以前在农村背柴的时会经常用它,一天下来身上的皮肤都要被勒出好几道红印子。
而现在这堆圆木仿佛有千斤重,若一往前用力,麻绳会勒的更紧了,绑得人喘不上气。
榆树林距家约三四公里,这劳累的工作起码得花两三个小时。
原初贝不得不佩服,程年的意志力真的非常坚韧。
他可以咬着牙背着麻绳不停地往前拉,感觉累了,就喘口气,歇一歇,继续。
原初贝可不行。只是在后面推了一会儿,她都觉得累的够呛。
约过了三个小时左右,他们终于把第一批圆木运到家了。后面如法炮制,接着运回了几十根圆木,劈开挖槽磨平,等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时已经到正午了。
今天的午餐是昨天提前做好的橡子厚饼,放在铁锅里烘烤加热,等饼摸着微微烫手时立马捞起来。
再把咸肉碎末加热,锅里油滋滋的响时,把橡子厚饼从中间切开,切成口袋状,接着往里面装咸肉沫,简易版的肉夹馍出锅。
趁热吃,一口咬下去面饼劲道有嚼劲,里头的碎肉加了花椒碎,刺得双唇麻酥酥的。
先在木屋旁边搭个储藏室,地上挖坑,四根圆木像钉钉子一样锤进去,接着就是把四周围起来,木片封顶。
他们把红尾的家和养殖房搭在了一起,中间用木片做围墙,分成两个房间,地上铺干草保暖,木头缝隙里糊上泥土。
最费心思的,做得最细致的棚屋就是厕所。
它搭在所有棚屋的最外层,离木屋最远。先是在雪地里凿个小洞,再往里挖出个几尺深的土坑,四周用三七土糊墙。
房子搭了四根圆木,周边的围墙是用一块一块的大岩石堆起来的,快要到顶的时候留出道缝隙,用稻草填充,木板封顶,最后在门口挂上一块能挨到地面的长形草垫。
原初贝本想着在坑上面,用桦木板搭了井字状的踏板,能蹲在上面就行。
这是以前农村里常用的旱厕了。
但程年却表示完全不能接受。
...行吧。
随他折腾。
他们之前一直是用胡麻秆打成的毛绒当厕纸,说实话使用感非常一般,还有点扎屁股。好在书里有记录做草纸的办法,改天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但现在他们要忙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了——灌香肠。
之前捕的大只动物,腹部长着白色圆圈斑点,于是他们就给取了个白点点的名字。白点点只比红尾小点儿,看着不像鹿不像羊,但切开它的肉却白花花,有点像猪肉。
内脏里的大小肠衣纤长有韧性,多适合灌腊肠啊。
在他们搬岩石做厕所的时候,在石头缝里看到了几簇野葱,长得小小的,叶片细长细长的,上绿下白,连泥带土拔出后,就能看到一颗圆滚滚的葱头。
皑皑白雪里,这一抹葱绿简直太难得了。
炒菜放一把葱末提味,别提有多香了!
灌腊肠的时候,肉馅里掺点葱末,味道能更上一层楼。
一般灌香肠用猪小肠,油脂少韧性强,猪大肠肠壁相对较薄,口径略粗,也能使用,但干锅、爆炒、油炸肥肠怎么能错过!
至于白点点的肠子,反正摸着拉着都挺劲道的。
先是把大小肠放到温水清洗,轻轻地把它里外的粘膜、肥油等脏东西撕掉。
一个人舀水顺着肠子口倒进去,这样冲洗几下后,肠子开口处会变大,另一个人在接口处把外面往里面塞,顺着流水,把肠衣彻底翻过来。
接着,水里加面粉,冲泡几次后,再用盐在上面使劲的搓,直到腥味全无,摸着不粘手了,再用勺子把上面的粉色肉脂刮干净,最后搓洗干净,变成白色透明状,翻过来即可。
肥瘦肉以三比七的比例,剁碎,放盐、糖、葱末、胡椒花椒粉,再倒一些苹果酒杀菌去腥,腌制一晚入味后,往肠衣里塞肉,一塞一捋,每隔一段用麻绳系紧隔开。
全部灌好后,用细木在鼓起白色泡泡的地方扎一下,把里面的空气放出来,最后放在木梁上用灶台火烘烤。
做好香肠的时候,原初贝和程年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
但看着木梁上摆着满满一排一排的熏肉和腊肠,心里头无比的满足。这些能长时间保存的食物,是他们现在立身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