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网游小说 > 战斗家族种田记事 > 战斗家族种田记事_分节阅读_7

战斗家族种田记事_分节阅读_7(1 / 2)

她这辈子头一次怨恨自己生在了辽东。

郑夫人是个合格的贤内助,郑大人坐镇广宁,调度军备人马,郑夫人则负责看顾众将家眷,安定人心。祁川作为第一批上战场的将领,他家里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距那日席散不过五日,郑夫人就串门来了。

“真要是打起仗来,最受累的还是咱们这些内宅妇人,一大家要照顾,还免不了担惊受怕。”慕萱斋堂屋的大门紧闭,郑夫人和祁老夫人说着前线战事:“我家那大儿子也在祁大人手下,前日传来口信,说暂未碰上蒙古人,只是一路上好些村子都被蒙古人抢掠一空,惨状骇人啊。”

“这般倒是更难对付了,他们马壮兵强,来去自如,散在雪地里也找不到,若有心偷袭,我们怕是招架不住啊。”祁老夫人的军事素质杠杠的,不免担忧起来。

“老夫人真不愧是将门虎女,正如您所言,我家老爷也是担心的不得了,昨日又连夜发了三千兵马,从辽河往东出发,逡巡守卫,直至太原。东西夹击,来往策应,胜算也大些。”郑夫人安慰着祁老夫人,但又何尝不是在安慰自己,亲生骨肉在外出生入死,做母亲的自然是寝食难安,夙夜忧叹,恨不能跟在身边,替他挡着风霜雨雪。

两人相对无言,心里都不好受,郑夫人强打精神道:“今日来,还有一事,这是今年都司府的账册,带来给老夫人看看,也好让老夫人也有个准备。”郑夫人掏出一本薄薄的账簿递给祁老夫人,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也请老夫人想想办法。”

祁老夫人接过册子,略翻了翻,大惊失色:“竟到了如此地步?”

“可不是嘛,”郑夫人苦笑着说:“自本朝以来,军屯荒废,军饷口粮无非是从百姓手里采买,或拿京例补贴的,再就是从江南运上来。但今年整个辽东收上来的粮食粟米加起来不过十万石,朝中正值龙虎争斗,阁老们闹得不可开交,户部发不出一分钱来,江南又是大涝欠收,一路上粮道漕运还卡走不少,真收到库里的不过五万石。”

祁老夫人悚然,辽东人口众多,驻军数十万,更有马匹无数,这十五万石的粮食散下去,转瞬间就没了踪影。

“今夏有旱,各地的指挥使们也防着岁末缺粮,早有准备,多少都存了些旧粮,但还是远远不够啊。”郑夫人头疼不已,要是真没了粮食,先别提什么抵御蒙古了,随时都有军士哗变的风险,整个辽东岌岌可危,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祁老夫人阖眼沉吟了半晌,方道:“夫人出身京城,可有从商的熟人?若是有,何不筹钱托人买粮,眼下还来得及。”

这主意郑夫人也想到过,便道:“老夫人说的是不错,只是京里如今一两银买米三石,咱们这二十万大军撑过这一冬至少还需备足二十五万石,再者都司那边要周济灾民,也要买上五万石,再算上来往路上折损,一次买齐竟需二十万两银子,这一时间怎么拿的出来?”

辽东苦寒,不比京畿江南富庶,况且这几年就是国库一年也不过两百万两的收益,就是将全辽东的世家淘光底子也难拿出这么多现银。再者说了,粮商做的就是囤低卖高的事,到时定会虚抬粮价,二十万两恐怕还远远不够。

“那山东今年如何?山东巡抚监察着辽东军务,倘若出了事,他也脱不了干系。”

郑夫人点头应和:“您说的不错,今岁山东小米大丰,价低量多,正想托了巡抚出面买粮,但说来说去,还是难在了这银钱上啊。”

祁老夫人眸光一闪,突然明白了郑夫人的来意。

作者有话要说:查了大量资料,发现辽东米价是真贵,从正统五年到天启元年以后,大约200年的时间内,辽东米价上涨了9倍多,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十二两一石。这背后是何等的辛酸艰难,都不忍心去想了。

☆、千古难解

祁老夫人这几日过的当真是比窗外落单的孤雁还凄楚,蒙古滋扰边境,儿子一声不吭地保家卫国去了,至今没个音信,还未等她平复好满腔愁绪,军饷又告急,总兵夫人都找上门来,巴巴地等着出主意。

饶是刚强如祁老夫人,此时也有些受不住了。她心里清楚,郑夫人想在广宁这条蚊子腿上挖点肉,向那些随夫赴任的太太们开口是行不通的,他们就是真有这等手笔,一时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想凑齐银钱,只能打广宁世居旺族的主义,找上祁家,就是看上了祁家深厚的家底和盘根错节的门路。

郑夫人也是想通了这一点,姿态放的很低:“郑家在广宁算不上什么,不过是靠一个总兵的头衔撑着门面罢了,如今一出事,真是求告无门,想来想去,借银这事只能托付给老夫人您了。”

祁老夫人乏了,不愿再和她打官腔,只道:“郑夫人可否透个底给我,我也好有个打算。”

“这自然是应该的,”郑夫人忙不迭的说:“不瞒您说,眼下将逢大祸,我郑家也不好袖手旁观,已凑足了五万两,算作为国尽忠了。再有辽东都司家里也凑了三万,官家库里还能匀出五万来,还差着七万两。”

祁老夫人倒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郑家有如此诚意,本还有些埋怨郑总兵办事不利,都火烧眉毛了才临时抱佛脚,如今也没了心结,略一盘算道:“此事虽难,但不是全不可为,我不敢应承许诺什么,只教夫人知道,一定竭尽所能襄助夫人,也算是为孩子们尽点心力。”

郑夫人这才送了一口气:“能得您一言,这事就成了一半了,我权且替将士们谢过老夫人大义。”说着就要下拜,祁老夫人赶紧托住她道:“夫人真是折煞我了,要说大义,夫人出资五万,才真是辽东军民的大恩人。”

祁老夫人携了她坐下,继续道:“咱们这地界种粮不成,但产山参,出皮料子,别看在北地算是平常,但装上船进了运河,送到南边就价比千金了。所以辽东最富,莫过于这些南北行走的商户,如今也只有他们,能出得起这七万两了。”

郑夫人深以为是,但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是官家用钱,要是向他们开了口,怕有人传开,说成什么横征暴敛,欺压商贾的。”

“夫人,咱们是借不是拿,且全凭愿意,身正不怕影斜,随他们说去,”祁老夫人目光炯炯,朗声说道:“如今事急从权,欺压商贾总比辽东大乱来得好些。”

这话定了郑夫人的心,郑大人年后就将回京述职,最紧要的还是先熬过这一冬,旁的都可从长计议。

“老夫人想的通透,是我迂腐了,”郑夫人语带谢意,祁老夫人摆摆手道:“要是夫人下了决心,那明日便可替夫人牵线搭桥。”

“再好不过,那我就静候老夫人佳音。”直到此刻郑夫人才终于露出了笑容,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祁老夫人却还歇不着,叫了许妈妈伺候笔墨,趁着日头还亮,给祁家大伯母写了一封信,请她出面周旋。

祁家早已过世的老太爷当年排行老三,上头还有两个兄弟,大哥家的儿媳妇,也就是祁大伯母,出身广宁魏家,在辽东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富商,把郑夫人托给她最稳妥不过,就是魏家不肯借银,总会看在总兵的面子上召集商会一同筹措。

“你马上找人送过去,就说是急事,请她早做回复。”祁老夫人看着许妈妈交待妥当,仍有些不放心:“要是明日午时还不回,我可要找上门去的。”

“您就放心罢,不会误了事的。”许妈妈捧着个乌木的小茶盘,给祁老夫人端上了一盏参茶。

“你不知道,我这心里慌得很。”祁老夫人起身,由着许妈妈给她换下见客的大衣裳,“过了这么多年安稳日子,如今又…”

许妈妈听出祁老夫人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道:“三姑娘,这到底出了什么事,让您连我都瞒着?”

最新小说: 被阴湿男鬼囚禁后 虫族老婆背刺?弄哭他 炮灰他又崩副本了 小寡夫他总被觊觎 团宠狼崽长出了狐狸尾巴 花一开就相爱《更新》 我的体内有手机 帝王养蘑菇的注意事项 软萌小omega他为爱做1[虫族] 全球异变我靠呼吸躺赢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