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其他类型 > 战国之名士崛起 > 第216章 势不两立

第216章 势不两立(1 / 2)

好徒弟要靠抢,聪明的人虽然会选择,但更会比较,但他们可不会傻乎乎的跳到自己的碗里来。曾几何时,王诩在心里都有些后悔了,他不是那种窃据高位,却毫无建树的人。

问题是,之前一直很低调,以至于在普通士大夫群中的名气不大,就算是有人知道十多年前楚国有个卫人卿大夫,叫王诩的,却还被贴上了一个老好人的标签。

以至于他的才华被掩盖了,没有那种名士刚出现在城邑之中,城宰,百姓,竟相搀扶着来拜见的强大气场。有的是人背后里议论他,这是个好人,至于能力有多大,才学几何都不是人们还考虑的对象。

要是真的名扬天下,恐怕……

王诩叹了一口气,不久之前拒绝了一次苟变,显然会让子思这老家伙的脸上很不好看,这时候送上门去,恐怕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可人才难得,他认定了孙伯灵一定是他的弟子。不同于庞涓,出身太低,纵然聪慧,聪明,也善于专营。可毕竟身份低,想要进入国君的视线,恐怕真不容易。不仅仅是进入国君地视线,进入执政,卿大夫的视线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来弥补他身份上的缺陷。

就如吴起那样,在鲁国的时候,吴起才多大的年纪?

二十几岁,就能带着孱弱的鲁国军队,面对数倍于自己的齐国大军,大的对手丢盔弃甲,要不是穆公不信任吴起,眼瞅着攻城略地的大好机会,却强招吴起退兵。最后剥夺了吴起的兵权。吴起能带兵,是鲁国被齐国攻打,一次大败,军队损失一半以上,国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却没有良将能够出征。这是吴起的机会,他抓住了。但同样,他的身份让他在危机解除之后,立刻被丢弃一边。这也是吴起的悲哀。

而在这其中,曾参的次子,曾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作为吴起的老师,他并不喜欢吴起,因为在他看来,吴起不孝。对于一个固执到骨子里地儒生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

有趣的是,吴起跑了,跑去了魏国拜在子夏的门下,子夏也是曾申的老师,曾参的同门,孔门十哲之一。转悠了一圈之后,吴起变成了原先老师的师弟。子夏的名气可要比曾申厉害多了,他是孔门第一代弟子,同时魏文侯还是一个儒学的爱好者。所以,子夏的话在魏国,能够上大天庭。这也是为什么魏文侯会在太庙郑重宴请吴起,让自己的夫人倒酒,就差垒土拜将了。吴起被魏文侯倚重,之后战绩斐然,但还是无法一展心中报复……

即便吴起看似蹉跎,但毕竟妖孽到了同时代无敌的程度,就算是离开了魏国,名气已经起来的吴起根本就不怕没有下家。但有一点让吴起很难受的是,因为出身的问题,他一直不被贵族圈接纳。所以,吴起有的是敌人,却很少有朋友,更少的是盟友。

就算是吴起,也要遭遇这么多的磨难。

可庞涓呢?

他能和吴起相比吗?

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一点,王诩的心里明镜似的,他甚至猜度,庞涓就算是学有所成,但想要在魏国官场出人头地,至少需要十五年以上的时间。庞涓就算是回到了魏国,他也只能从中士的身份,步入官场。想要过大夫的这一关,他至少需要等待机会,等待一个让他被一方主将看重的立功机会。

可孙伯灵完全不需要,他是孙武的后人,仅仅凭借这一点,孙伯灵就能出仕就获得大夫的官职。

如果两个子弟都拜在自己的门下,王诩估计庞涓在三十五岁之后才能获得国君的赏识,而孙伯灵,只要才能出众,在出仕之后就不会离开国君的视线,这就是差距,一个让王诩无法通过授徒能够弥补的差距。

无关乎智力,无关乎能力,人家起步就比你高,或许成就不见得一定比你高,可却省去了卧薪尝胆的艰辛,功名利禄来的容易。这是庞涓这辈子都恐怕无法改变的现状。

而王诩还是个功利的人,耗费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经历,却能得到最大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而孙伯灵一旦名扬天下,他还用像找庞涓这样,费劲巴拉的去各地寻找弟子吗?还不一个个排着队来拜见,等着自己挑?

别看王诩似乎选择很多,可真要是顶级的豪门,是不会将弟子送在一个外人手中教导的,游学有可能,授业基本无望。这是因为顶级豪门都有家学,还不弱,作为子弟,家里不先学好,就出门拜师,可以说是对祖先的蔑视,绝对不能容忍。可豪门出人才的概率大啊!

可要是孙伯灵出仕不久就能名扬天下,那么等于是给他这个老师做了一次全国性的广告。到时候,为了功利,少不得有人开始心思活络起来,对于王诩来说,他就能培养更多的人才。给自己地学派打下一个雄厚的基础。

最新小说: 警花与少爷 共杀(骨科+3p) 蹂纸浆(1v1校园h) 换马后我成了皇兄庶母(NPH,骨科) 带着签到系统穿八零 被读心后,黑心莲宠冠娱乐圈 搬空极品爷奶家,团宠妹妹杀疯了 被读心后,假千金在九零被宠翻了 厌春花 玩转异界灵法者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