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清楚关键之地,秦王又怎么可能坐得住,而且他本来就是一个强势霸道绝伦的君王,对于局势的掌控欲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在接二连三发现下面人的不靠谱之后,他终于是忍不住了,就算下面人多有劝谏也无法让他改变主意,所以他直接领着下面一支禁卫军就直接从咸阳城内冲天而起直奔边疆之地,要亲自到天堑之地一观真实情况。
其实任何王朝之君都不是什么弱不经风之辈,他一个个都修炼了最高明的功法,否则他们又怎么可能统御得了治下这亿万万疆土,尤其是领军打仗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君主来说,那绝对是家常便饭,所以他不仅要有一身高深莫测的修为,更要有超强的统兵能力,否则,如果不知兵事的话很有可能就要酿成大祸。
秦王当年和大宋先王一战就展现出来了他超强的统兵能力,那一战两国几乎是倾巢而出,一场国战秦王几乎是以碾压性的方式将大宋先王击败,所以他绝对是一位合格的马上君主,这也是他能够力排众议轻松成行的原因。
却说秦王这边力排众议直接领着手下一支禁军直奔穹天落黄峡而来,可是还不等他抵达边疆就已经收到了边疆的接连传讯,将天堑之地发生的各种变故一一做了详细描述,而最后秦王收到的讯息是关于蒙恬的,据说蒙恬竟然直接率领手下那数亿大军直接浩浩荡荡杀奔大夏而去。
秦王将传过来的讯息一一看完之后,心中已经大致有了一些猜测,能够直接封锁蒙恬率领的数亿大军这么长时间无法传递出来任何消息,然后又硬逼着蒙恬率军攻打大夏王朝,这无不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对手太强了,以至于让蒙恬都对自己这位君主没有丝毫信心,所以他即便率军脱离了对方的封锁也没有给自己进行任何传讯。
秦王虽然自负但是绝对不是无脑之辈,所以透过蒙恬的反常行为他心中闪过许多念头,同时也隐约明白了自己碰上了什么样的对手。
不过秦王并没有就这样直接灰溜溜地返回,虽然清楚对手很强,但是这样却更加激发起来了他的战意,他也想要看看能够将自己手下大将逼到这个份上的对手究竟是什么人,同时他也直接向朝堂上的几位肱骨之臣和将领传递了一份自己收到的情报过去,以便他们替自己分析局势配合自己调配兵力。
是的,秦王虽然暂时失去了蒙恬手下那数亿将士们,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畏缩不前的打算。
通过蒙恬率军攻打大夏王朝的行为,秦王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对手可不仅仅只是在对大秦下手,恐怕天堑之地周围的几大王朝都难逃对方的算计。
如此一来自己作为最先洞悉对方意图的存在为什么就不能顺势而为呢?
秦王打算趁机浑水摸鱼了,当然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情报能力作为支撑,所以他在半路上就直接对自己手中的情报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的指令,让整个大秦的情报机构瞬间便活跃了起来。
当秦王抵达天堑之地边疆之时,他手中掌握的情报已经清楚到了大夏、大商、大宋国内兵力调遣以及此次出征将领名单,还有他们可能针对天堑之地发动的第二批第三批兵力,这些情报虽然还显得有些粗浅,但是这样一来自己至少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于这三大王朝可能出现的空虚而做出一些有效的决策,所以他也复制了一份情报发往朝堂上的那些重臣手中,然后他才在边军的将领带领下来到了穹天落黄峡边缘。
只是此时的穹天落黄峡早就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那滚滚如同天穹落黄的玄黄之气已经消失无踪,唯有那深不见底的亿万丈的峡谷盆地深处才隐约可见一些丝丝缕缕的薄雾状玄黄之气,这样的情况即便是秦王都忍不住暗暗抽了抽嘴角,一时间似乎也难以接受。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能够确定对手应该是直接将这天堑之地的玄黄之气收服凝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龙脉,这让他心中有了不小的压力,毕竟真龙龙脉一旦成型那是绝对能够给对方带来强大的气运,一旦让对方站稳了跟脚拥有了自己的地盘的话,对方一定能够快速凝聚出来强大的国运横扫整个太虞疆域。
这对于大秦来说绝对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因为国运之间是可以进行吞噬的,就像当年大秦和大宋一战其实争夺的根本还是在于国运,当年那一战最终让大秦国运大涨,一举奠定了它在八国中的霸主地位,只是大秦的国运龙脉只是一条伪龙脉终究没有成就真龙地脉的潜质,所以秦国无法一口吞下大宋,而且这些年秦国的发展也已经渐渐进入了瓶颈。
如果大秦拥有一条真龙脉的话,当年大秦绝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大宋,其实这也是其他六国能够容得下大秦的原因,如果大秦真的有成就皇者的底蕴,那么当年其他六国就绝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大秦击溃大宋,绝对会跳出横加阻拦遏制大秦的成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