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的道路是艰难的,但好在继承了江母的遗产和股份后,再加上江父原本留给他的那些,他也算得上是一个资产丰厚的有钱人了,创业资金并不用发愁,就是人脉和人才上还欠缺了一点儿,不过这个也没办法,只能通过实践慢慢积累。
江忱大一结束后没多久,苏断十八岁生日刚过,就没有意外的拿到了t大的通知书,和江忱成了校友。
第146章给我摸一下
原本苏母对于苏断想报考国内的大学这件事,是很有些意见的。
她和苏父不是江忱的亲生父母,遇到事最多也就是对江忱提一些建议,没有立场左右江忱的决定,江忱坚持想回去上学,他们也只好祝福。况且江忱回去是为了办正事的,要处理母亲的遗产问题,现在还争气地筹备起了新公司,肉眼可见的发展前途十分光明,苏母还是很自豪的。
况且虽然江忱回国了,但这不还是有一个苏小断呢吗,苏母倒也不算太无聊。
但现在,自己家这个土生土长的崽崽,怎么也跟着要回国上学呢
眼看着两只崽崽都要溜,苏母的心情就不是很愉快了。
苏父倒是没什么反应,还反过来宽慰苏母:断断就算不回国上学,也会去首都上学,一样不会待在家里,只有放假才回来,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乘一个小时的飞机和三个小时的飞机,有什么太大区别么
苏母: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但她怎么总觉得就这么让苏断回国,会发生一些无法控制的事呢
女人的第六感,有时候是很奇妙的,苏母越琢磨越觉得自己一定忽视了什么
见她眉头紧锁,苏父继续道:小忱也在国内,他的性子你还不放心吗况且平时小忱比你还护着断断,有他照看着,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苏母:我不是担心这个。
江忱对苏断有多爱护,他们当然都是看在眼里的,别的不说,两个人在一起上大学,江忱一定会把苏断照顾的妥妥帖帖的。
提起江忱,苏父忽然来了精神:小忱这孩子,可是比我当初想象的进步的还要快,最主要的是不贪图眼前成就,有创新的魄力,眼光狠胆子大,假以时日,一定能超过我这把老骨头。
苏母也赞同,她虽然为了照顾苏断离开商场挺多年了,但在一些事上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她顺着丈夫的话真心实意夸了江忱几句,又提起苏断:断断这孩子,就是太依赖他哥哥了,我担心他以后独立不起来。
虽然按照常人的标准判断,苏断不打架不闹事,成绩优异,性格乖巧,极有教养,已经是个让人交口称赞的好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