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书打榜争奖的,他们不是没见过。但无一例外,没有一本能够获奖的。
因为,新书刚刚发售,能有多少销量?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写的再好的书,也得有一个发酵的过程吧?
所以,刘颖教授他们都觉得,叶落是想利用这次特殊的机会,来给自己这本新书宣传造势。
而这也让大家伙更加的好奇了,叶落这本《诗仙传》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竟然让他这么有信心?
要知道,诗仙这个名号可不是随便用的啊。
稍有不慎,就会贻笑大方。
况且,现在叶落正是备受关注的时候。
星光榜上一溜的他的作品这时候搞出事来,影响可比平时要大的太多了。
不仅会影响到叶落本人的声誉闹不好都会把文曲星奖给拉下水。
真发展到这个地步,可就很难收场了。
“主席,要不咱们先看看叶老师这本新书?”
“我看行!”
“是啊,主席。”
见大家都这么好奇,李文正叹了口气,也没再说什么。
第339章 教叶落写书?
叶落只给刘颖教授的邮箱发了一份电子版稿件,刘颖教授又把稿件给大家分享了一下,众人便开始低头看了起来。
这本《大唐诗仙转》倾注了叶落很多心血,写的非常细致,总共将近四百万字,可谓是叶落这么多书中最详细的一本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诗词的篇幅占比反而显得比较小。
开篇将近二十万字的内容,基本都在介绍李白从小的生活环境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等等。这个时期,他也并没有创作出多少诗词文章。
在写《大唐诗豪传》等其他作品的时候,叶落切入的时间点都是比较靠后的,至少都是及冠成年之后。但在李白这里,叶落则是在他童年时期便用了大量笔墨。在叶落看来,这些生活描写,虽然与诗词创作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深深地影响了日后李白的性格与思想。
想要读者们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李白,那这些东西是不得不写的。
“叶老师这写的是什么啊?”看了半个多小时,好些人就开始懵圈了。
“是啊,怎么一直在写李白小时候的事?”
“不是,诗词呢?我怎么一首也没见到?”
“我也没看到,我往后翻了好多了,也没看见啊。”
叶唐系列的书他们已经看了四本了,都知道叶落喜欢各种铺垫,喜欢描写当时朝代的一些生活日常的细节。
但是,这次的铺垫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这都看了多少字了?愣是一首诗没写呢!
“叶老师这目录上也不写个诗词的名字,这让咱们怎么看啊?”有人忍不住抱怨道。
旁边的刘颖教授皱眉道:“叶老师就这风格,他不喜欢在目录上暴露这些信息。忍忍吧,我觉得应该也快了。”
“刘教授,你看到李白几岁了?”
“十岁了。”
“呵,那你慢慢看吧,我刚才往后翻了好几十页,李白都十二了还在老家学习呢。”
“还是一首诗没有?”
“是啊。”
“……”
众人又看了半个多小时,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很多人都实在是没有耐心细细的品读叶落写的这些“背景铺垫”,都是快速的往后翻着。当然,因为是电子文档,他们又不敢翻得太快,生怕漏了什么作品。
终于,在李白十五岁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李白写下的第一首诗。
《月初》。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这首五言律诗写的非常简单,但却颇具意境,完全想象不到是出自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但是,大家对诗仙李白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在读到这首诗之后,心里竟然莫名其妙浮现出了一丝失落感。
这就是诗仙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