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先去江南与家人团聚,半年后来交趾。”见蔡福痛快地答应,李云天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今年年底他将展开第二次海外贸易,届时蔡福将与船队一同前往,等到了婆罗洲后和讲武堂的人留在当地经营港口,顺势巩固和拓展地盘。
“谢大人。”蔡福连忙向李云天道谢,开开心心地与蔡昕走了,第二天就离开乂安府赶往了江南,前去与家人相聚。
经历了投降叛军一事后,蔡福犹如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差一点就掉了脑袋,而且还害了家人,因此现在是倍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大哥,他能干好吗?”等蔡福父子走后,雷婷有些担忧地望向了李云天,再怎么说蔡福也曾经叛变投敌,她其实并不信任蔡福,保不准他以后还会投敌。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哥相信他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李云天笑了笑,俯身继续查看着面前的公文。
雷婷闻言不由得嫣然一笑,心中暗自钦佩李云天的魄力,恐怕除了他之外无人敢重用蔡福这种降将。
与蔡福父子同一天离开乂安府的还有黎利和范友等几名被俘虏的叛军重要人员,他们将会被押送到京城接受审判。
李云天一直在乂安府待到了正月二十,处理完了乂安府的军政事务后才启程赶往交州城,前去参加交趾三司返回交州城的仪式。
在乂安府的这些天,明军携剿灭交趾叛军的余威,迅速灭掉了乂安府境内的几个土司,像交趾其他地方一样,将土司的土地和财产分给了其所统治的土民,使得交趾境内再无土司的存在。
就在同一天,大明宣德帝年的第一次大朝在太和殿举行,宣德帝已经提前知晓李云天会在去年年底向交趾叛军发动最后一击,因此故意将大朝的时间推迟了几天,定在了正月二十。
交趾前往京城报捷的人是正月十九的晚上抵达的京城,秘密进宫将李云天的报捷文书上呈给了宣德帝。
值得一提的是,报信的人正月十八就到了讲武堂郊外的训练大营,不过为了配合宣德帝在大朝之日公布交趾的捷报,特意待到正月十九的晚上才进城。
第二天,当文武群臣进宫大朝时,《明新报》的报童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走街串巷地高声吆喝着,将明军在交趾的大捷的消息在京城里四处宣扬。
这使得京城立刻就轰动了起来,百姓们纷纷争着购买《明新报》,虽然今天的《明新报》已经比平时加印了一倍,但还是在中午之前销售殆尽。
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李云天自然要利用他在交趾平叛的便利条件,将交趾的战报第一时间由《明新报》发布出去,以此来稳固《明新报》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太和殿上,选地在大朝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意气风发地让内侍念了李云天所送来的捷报,直到这时太和殿的文武重臣才惊讶地知道李云天平定了交趾的叛乱,现场随之骚动了起来,众臣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件事情。
其实,自从李云天将交趾的叛军围困在乂安府后,大殿上的这些高官显贵就已经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不过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后,尤其是活捉了黎利,大家心中还是感到震惊。
两年前李云天率领三千骁武军离开京城时,没人会想到他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大捷,对交趾叛军可谓取得了一场完胜,即使是大明勋贵中的中流砥柱张辅和周征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很显然,经历了交趾平叛后,李云天在军中的名声已经扶摇直上,其声威直逼张辅和周征。
而且以李云天此次所立的军功来看,进封侯爵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使是一跃成为国公也顺理成章,毕竟李云天在交趾战场力挽狂澜,此等功绩满朝的勋贵无一人能及,因此进封国公也不为过。
为了表彰勇武善战的骁武军,宣德帝特意下诏,令内阁和军阁派员前去交趾犒劳三军,并且重赏骁武军白银十万两,赏银不走户部的国库,由皇家的内库支出,由此可见其对骁武军的喜爱和重视。
对宣德帝来说,交趾大捷可谓给宣德四年来了一个开门红,他心情舒畅之下自然要重重奖赏劳苦功高的骁武军,同时也是将骁武军视为了嫡系部队。
伴随着交趾大捷传来,镇武伯府顿时门庭若市,京城的达官贵人纷纷登门拜访,谁都知道,李云天回京后必将加官进爵,成为大明的栋梁之臣,此时不打好关系更待何时?
这使得周雨婷是疲于应对,同时心中也暗暗为李云天感到高兴,不仅立下了大功而且还守住了大明的疆土。
说实话,如果不是要维持和促进与京城各高官显贵女眷之间的关系,周雨婷早就赶往交趾与李云天并肩作战,自从成为了李云天的妻子后她就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再也不是昔日那个生性冲动的女孩,并逐渐适应了自己新的角色,竭尽全力守护着镇武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