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快穿]作者:拈花无裳
第313页
第168章女配自强
20世纪现代种花国,安城洋县柳山镇阳安村。
阳安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在现在这个九年义务教育彻底普及的世纪末,它依旧是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山村。
四面环山不说,还没有正经的水泥路通到村子里,日常村民去一趟镇上集市都得靠骡子,走着崎岖的山路,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
村里住的房屋大多还是八十年代盖的那种泥土房,哪家盖了青砖瓦房都算是富裕人家了。
村里至今都还没通电,就更别说什么家用电器啥的,一概没有。依旧是用着织布机,用着缝纫机,点着煤油灯,身上穿的衣服也依旧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年到头,能把自家的地给侍弄好了,得点余钱来买两斤肉过年就算富足有余,这个年也就是好年了。
要是能再多一条鱼啥的,那就真是绝对丰盛的过大年的节奏。
可见,这里的村民们是穷到什么程度。
据说,村委会里的干部如今,正跑县城里拉投资,想着怎么把村里的路给修通了。
不然,啥扶持都白搭。
而刘芳,这次任务就是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山村里,一户姓安的人家的闺女,叫安宁(以后就称呼安宁了,暂时不称呼刘芳)。
安宁是家里的大女儿,86年正月初六生的,而今年,她才12岁,刚上初中。
她底下还有两个双胞胎弟弟安辉,安耀,比她小三岁,今年9岁,正读小学四年级。
她父亲叫安贵,今年32岁,是一名进城务工的地道农民工,专门做扎钢筋的活计。
至于她的母亲,在弟弟们才两岁的时候,就已经跟她爸离婚了,早就离开了这个村子。
原因也很简单:她父亲太穷了。
她母亲实在受不了这种看不到头的穷日子,便就这样离开了。
对此,安宁表示理解,谁不想过好日子呢,对吧?只是,她心里也没有赞同她母亲的这种做法。
毕竟贫穷,只是物质上的需求,至少他们家,是能吃饱穿暖的,并不是真的需要到忍饥挨饿的地步。
只是,人各有志,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有的人,却只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见仁见智吧
。
其实,阳安村里大部分赚到钱,有点钱的人,都搬走了,甚至连户口都迁走了很多年,村里还因此多次重新划分了土地。
也就是像她爸安贵这样的,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还得养着家儿老小,没有办法存下钱来的人,才会留在村里。
好歹在阳安村里,他们还能享受国家的政策补贴,要是走了,那就真的啥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