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
“难怪他说,他是昆仑君陆吾。”
类似昆仑君此种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多,出名的便是战国四君子,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就算课本上也有安陵君出没。乍一看有“君”封号的人跟白菜一样遍地都是,其实不然。
有这种后缀的封号之人,无一例外都是诸侯、君王,再次都是位高权重,或有才能之人。就连世人常常议论、称他以色侍人的龙阳君,也是文武双全,颇为不凡。若无天子亲封,不能随意称“君”。
昆仑君,按《山海经》中记载,应该是分封在昆仑山的神君,由“帝”亲自赐封,所以名为昆仑君。陆吾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难怪不得他是猫咪模样。路易猜测,他是为了在人间行走方便,才化身成猫咪模样。
反正都是猫科动物,差不了多少。
《山海经》乃是先秦时期的著作,按现在的推论,著者应该生于巴蜀或者楚国。巴蜀荆楚的传说向来浪漫,与昆仑君格式相对的封号,也只能在楚地神话中找到。
路易将《山海经》放回书架上,又找出一本《楚辞》。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神系众多,主要分为昆仑神系一脉,出名的便是西王母,还有蓬莱神系,出名的典故是八仙过海,再广为人知的神佛谱系便是佛教与道教。
与这些出名的神系相比,楚地的神话就显得名不见经传许多,少有人提及。巴蜀地域辽阔,有时楚地疆域也会算进巴蜀之中,巴蜀神话记载得零碎,典籍中多是只言片语,要追根溯源,还得看考古文物。
记载楚地流传的神话里,最知名的典籍便是《楚辞·九歌》。
先秦的神话传说大多已经没落,很少有人知晓,几千年来各种神话传说混作一堆,堆积如山,想要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理出最源头的谱系,委实是项大工程。《山海经》与《九歌》流传下来极为难得,透过这些珍贵的书籍,今人也得以一窥上古时的地理风采。
《九歌》共有十一篇,其中至为尊贵的神灵便是东皇太一,先秦以东为尊,在汉时,每到上元节,皇帝祭祀的神灵就是东皇太一。不知为何,越到后,东皇太一的神话便消失了一般,神隐无踪。
九歌中其余的神灵里,紧接其后,与昆仑君这种封号相似的还有云中君、湘君、东君,至于大司命、河伯,路易暂时还没法知晓他们的赐名方式。
不过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而已,不能一口咬定,没由没据的,跟无根的浮萍似的,风一吹就散了。
路易深深地叹了口气,怎么他跟猫先生之间的契约这么奇怪,有跟没有一样。其他签订契约有记忆灵魂相通的,再次也能互相感应,而他这契约,什么用都没有,就连说好的要记录非人类物种,也因为某只猫的遗忘,跟空口条约似的。
等等——
chapter1();